搵食靠朋友 新App借橋FB掃走假食評

撰文:何敬熹
出版:更新:
新搵食App《Foodbulous》的年輕團隊,一手包辦設計、編寫程式、宣傳等工作。(陳焯輝攝)

正所謂「辛苦搵來旨在食」,香港人對「搵好野食」的需求愈來愈大。講到「搵食」App,本地一哥非OpenRice﹙開飯喇!﹚莫屬。這個1999年成立的餐飲資訊平台,營運至今,協助港人「搵食」勞苦功高,惟近年捲入「打手」、「假食評」的風波,令人未能盡信食評內容。

不論「打手」情況是否令一眾好食之徒怨聲載道,已有人走出來挑戰OpenRice的地位!寫過300多個App的Innopage,便推出了一個叫做《Foodbulous》的新「搵食」App,瞄準OpenRice的一些弱點出擊,下達戰書。

Foodbulous剛推出市面,還在試用階段,版面設計持續改進中。(Foodbulous FB)

社交為王 「搵食」靠朋友

Foodbulous由一群年輕人研發,他們要打敗巨人,第一步是破舊立新,取消了OpenRice沿用的「笑笑/OK/喊喊」評級方法,注入更多社交元素。用戶透過Facebook註冊Foodbulous帳號後,就可以在Foodbulous的「動態消息」一欄看到身邊朋友推薦了那些餐廳和相關食評。同時,在Foodbulous寫完一篇食評,也可以分享到Facebook,跟更多朋友分享。

用戶除了可以關注他們身邊「識飲識食」的朋友外,也可以按自己的口味「關注」某一特定的分類(例如「馬鞍山有咩食」、「串燒首選」)等,當這個分類有新的食評加入,用戶就會收到通知,搜尋餐廳時也會優先顯示他們「關注」的內容。

Foodbulous的原理,其實與Facebook強調朋友之間的互動無異,公司研發小隊成員之一的Koman表示:「我們這個App有個口號,叫『真推介、堅識食』。其實外面的明星、食家在我們心中的份量,未必及得上我們身邊的朋友,因為朋友推介的東西唔好味,我們可以搵佢『算帳』,況且餐廳可以請『打手』,但我那些朋友無得假!」

不收餐廳廣告 謝絕「打手」

的確,「打手」問題可算是OpenRice的阿基里斯腳踝﹙Achilles' heel﹚,皆因即使OpenRice以人手審批每一則食評,但仍然不容易阻止收了錢的「打手」寫真假難辨的食評、影響評分;相反,由於人手問題,有可能「殺錯良民」,將真食評當做「打手」寫的,沒有刊登出來。

為了制止「打手」,Foodbulous會將食評字數限制在250字以內,提高寫鱔稿的難度,也防止「打手公司」直接將在其他食評網站上的鱔稿直接「搬字過紙」來Foodbulous。「用Openrice的模式想打低OpenRice是無意思的,我地要打破思維的局限,正正是因為OpenRice滿足不了用戶的所有要求,才會有Foodbulous出現。如果啲人用Foodbulous覺得餐廳的資料庫唔齊,這是時間上可以解決的問題。」Innopage創辦人李勁華信心道。

Innopage創辦人李勁華製作App經驗豐富,這次出招挑戰OpenRice,令人期待。(陳焯輝攝)

助用戶建立自家食評庫 目標︰3個月取得10萬名用戶

食評社交平台的願境當然是好,但落到戰場,又如何積累到第一批用戶呢?研發團隊成員之一Jimmy解釋,現時是沒有任何App,專門用來整理心水食肆的,但不少人其實都會想寫低、紀錄低自己食過的餐廳,點了什麼菜色,是否好味,跟身邊的朋友分享。他稱,Foodbulous正是要填補這個空間,讓用戶可以很簡單地建立歸屬於自己的食評,並且將這些食評分組整理,「日後當朋友問起有什麼餐廳推介時,就可以輕易將相關的資訊一次過分享給對方。」

李勁華表示,很有信心Foodbulos會成功,並指公司Innopage過往已經做過三百幾個APP,很熟悉手機App的成功之道,初步目標是3個月內達到10萬人下載。但他也不得不強調,業界巨人OpenRice也要十多年才做到現在的水平,他們會不斷分析用戶數據,以持續改善Foodbul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