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台灣人」認同創新高? 2010年代兩個節點的意義

撰文:廖士鋒
出版:更新:

台灣政治大學選研中心每年發佈的三幅「重要政治態度分布趨勢圖」,向來是兩岸關係當中一個重要的風向標,受到兩岸觀察家們的重視。
今年7月3日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台灣人認同、偏向台獨(維持現狀後獨立)支持度與民進黨支持度紛紛創下1990年代初開始調查以來的歷史新高,引發社會關注。
應當注意到,民調結果的源自當下民意,但並非歷史最終結論,台灣人政治態度2010以來,實際上曾產生過兩次「趨勢反轉」。

對於最新的調查結果,台行政院長蘇貞昌評論台灣人認同為「天經地義」,台獨理論大師林濁水也於7月6日在台媒《自由時報》投書,稱李登輝與民進黨的《台獨黨綱》扮演了「建國思想傳播者」(Nationalism Carrier)的角色,在1990年代以降不斷發揮「正向傳播效能」,使「台灣人認同」達到如今的高點,並認為這個趨勢已是單行道,指出「民意結構和趨勢如此,價值觀、國族認同再不調整的話,國民黨和民眾黨末來只有更趨沒落而巳」。

台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於7月3日公布《台灣民眾台灣人/中國人認同趨勢分布》報吿,該民調呈現2020年台灣民眾的認同。其中,台灣人認同感、政黨偏好民進黨與偏向獨立,皆創下歷年民調最高。(台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供圖)

台灣人認同乃理所當然,果真如此?實際上,不論是蘇貞昌「天經地義」或者是林濁水「建國思想傳播者」的說法,都沒有注意到,光是2010年代以降,台灣「重要政治態度」民意就歷經了兩個反轉點,所以與其說認同的轉變受《台獨黨綱》輻射、視之為歷史結構之宿命,不如說是歷史無常數、端看政黨如何操作。

台灣人政治態度2010以來的兩次趨勢反轉中,2014年、2019年是兩個分水嶺。2014年以前台灣人認同、偏獨立者、民進黨支持度持續上升,2014年到2018年則發生第一次趨勢反轉,中國人認同、偏統一者持續上升,國民黨支持度也回升,其後2019年發生第二次趨勢反轉,在第二次趨勢反轉中,台灣人認同、偏獨立者、以及民進黨支持度均創下調查以來的新高。

究竟是什麼因素促成上述政治態度的兩次反轉?從兩次反轉的時間點來分析,主要影響因素應是2014年太陽花運動跟2018年底台灣地方選舉結束至今的兩岸官方嚴重齟齬,和隨之而來的香港反修例示威運動;2020年的趨勢加固,則與新冠肺炎疫情脱離不了干係。

2014年太陽花運動的爆發並不是民進黨主導、香港2019年反修例示威也不是,關於外部因素影響台灣人的政治態度,其實早已有之,最著名的例子是1994年台灣旅客在浙江省杭州千島湖遭集體殺害後,台灣人認同首次突破20%並開始大幅上升、同時中國人認同比例則不斷向下,兩年內由26.2%跌到17.6%;1996年台海飛彈危機也有這種效果。

國民黨內部不少人認為九二共識已經不合時宜,不過民進黨《台獨黨綱》歲數較九二共識更老,卻仍被林濁水認為是引領枱灣人認同的核心理念。(中央社)

2010年代幾個事件比較下來,與其說民進黨引領時代潮流,不如說民進黨善於從事件中汲取養分,比如太陽花運動的反轉,起初主軸是反對「黑箱」決策以及自由貿易協議導致分配不公,爾後質變成為反中運動,助推民進黨接連勝選;2019年的反轉則源於2018年台灣地方選舉結束後,兩岸官方對抗程度迅速拉高,再加上香港示威影響,民進黨豎立「抗中保台」大選主軸、痛打國民黨的兩岸論述,並贏得史上最高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更讓台灣人對兩岸緊密往來的恐懼得到放大,兩岸隔絕後,反轉的趨勢得到加固。

除了操作面之外,台灣人認同變化幅度劇烈,其實也跟問卷題目不曾清楚定義概念有關,究竟什麼是「中國人」、什麼是「台灣人」、什麼是「統一」、什麼又是「獨立」?這些概念30年來在台灣人心中變化巨大,所以表面上測的東西是一樣,實際上則物換星移。雖然定義不夠明確,但光是台灣2010年代的趨勢兩度反轉,即可知認同與政治立場是可以不斷變化的,「台灣人認同」、「偏向台獨」絕非蘇貞昌所謂「天經地義」或林濁水的「建國思想傳播者」奏效,而是具有極強的外部性。

2016年、2020年連續兩次的總統大選與立法院選舉都勝選,固然賦予民進黨政府強力的正當性,但是在身分認同與統獨立場的相關政策實踐上,卻也有更加強硬之處,2016年蔡英文所說「只要我當總統一天,我會努力,沒有人需要為他的認同而道歉」,在2019年以降「民主防護網」不斷構建之下,未來蔡英文是否還可能會努力?或者,在台行政院長蘇貞昌最喜歡說的「剛好而已」之下,如何保障政治信仰的自由?這些或許是台灣社會在關注某一政治認同創新高時,應該思考的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