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每周3.5億鎊繳歐盟? 脫歐留歐「數字競賽」鬥誤導

撰文:毛詠琪 陳冠東
出版:更新:

簡單的數字,能讓民眾短時間內清楚掌握事情的大概,所以政治人物經常會嘗試搬弄數字,來說服受眾支持他們的立場。不過,正因數字太方便,因此也常被用來斷章取義、誇大事實去誤導民眾。在脫歐公投中,留歐及脫歐雙方就進行了一場「數字競賽」,雖然嚴格來說,他們所搬出來的數字不能說是錯,但實際上頗誤導,雙方不斷製造對己方有利的論據,沒有將最真實的情況呈現大眾眼前。

留歐及脫歐雙方大玩「數字競賽」,希望能左右群眾在公民投票的決定。(Getty Images)

英每周向歐盟上繳3.5億鎊?

在今次公投中談論得最多的數字風波,應是脫歐陣營宣傳巴士上「每星期英國向歐盟付上3.5億英鎊(約港幣40億元)」的宣傳標語。這數字是從每年英國向歐盟支付的178億鎊(約2,016億港元)除以52周得出。

不過,BBC指出,「3.5億」這數字其實並不準確,因為早在前首相戴卓爾夫人在位時期,英國方面已從歐洲討得了「回扣機制」。若計算來自歐盟方面的農業補貼、地區發展基金及向私人市場的資助,英國實際上每星期只向歐盟付出約1.4億英鎊,連宣傳巴士上的數字一半也及不上。

直屬英國國會的英國統計局主席迪諾特(Sir Andrew Dilnot)亦多番強調,「持續以總額(gross figure,即脫歐派強調的3.5億)來暗示為淨值(net figure,1.4億的說法就是淨值),其實是一種誤導,並會削弱大眾對官方數字的信任。」

「指控我們誤導是一種誤導」

不過脫歐派的文宣中仍隨處可見3.5億這個數字,他們至今仍無意撤回。英國《金融時報》就着此事曾與脫歐競選活動總監甘明斯(Dominic Cummings)作文書來往,甘明斯反指《金融時報》「指控我們誤導是一種誤導」。(It is misleading for you to accuse us of being misleading.)

對於脫歐可能帶來的經濟和貿易下滑,兩陣營亦針鋒相對。脫歐派將論據集中在貿易趨勢,表示歐盟作為英國貿易伙伴的地位早已在萎縮,由2006年的54%降至今日的44%。

留歐派則希望民眾將焦點放到現况,強調44%這出口份額,比英國第二大貿易伙伴美國多超過一倍。傾向留歐的《衛報》指出,歐盟所佔的貿易份額下降,主因是亞洲市場增長速度遠超歐盟,但亞洲要成為英國主要貿易伙伴日子尚遠。

數字並不是僅在經濟議題方面才可用到,主權問題亦是英國民眾於今次公投關注的另一個重點,雙方在此又想到利用數字去說服民眾。脫歐的一方經常指英國的主權被歐盟奪去。他們舉例說,64.7%英國法律受歐盟影響,而歐盟規例則佔英國法律59.3%。

這個百分比之大,確實相當嚇人,有利挑動疑歐反歐情緒。不過,留歐派則引用在下議院圖書館的獨立專家調查數據,指出自1993年起,只得13%的英國法律是因歐盟規例而成,反駁了脫歐派的指控。

「數字競賽」 渲染愈益過分

由脫歐留歐雙方議員組成的財政部特別委員會(Treasury Select Committee)主席特里(Andrew Tyrie)亦指,辯論雙方的「數字競賽」已有「愈來愈多過分渲染」的成分。對於脫歐陣營宣傳巴士上具誤導性的「3.5億」,屬於保守黨的特里坦言:「若你已墮進一個洞內,是時候收手,停止挖掘了。」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