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良局「賣旗」籌款近80年 細說由賣紙花走到加入二維碼之路

撰文:潘希橋
出版:更新:

每逢賣旗日,市民都會將隨身錢幣鈔票,慷慨解囊;其中保良局籌款的歷史近80年,但未必太多人知道其故事。保良局透露,原來賣旗的前身是賣紙花,而用料和花款都有講究;改用紙旗後,旗子的種類亦有不同,除了普通紙旗,還有專為社會名流或機構而設的名譽旗。

保良局歷史博物館館長梁惠娟指,數十年前籌款並非用賣旗袋,而是錢箱。(羅君豪攝)

難民數目增 政府建議「眾籌」

保良局歷史博物館館長梁惠娟指,該局公眾籌款歷史最早可追溯至30年代後期,「當時中日戰事,大量難民湧港,保良局收容人數大增,遂向華民政務司反映,希望能增加撥款,對方則建議賣花籌款。」於是在1939年,保良局舉行首次的買花籌款,當時賣的並非鮮花,而是由保良局婦孺製作的紙花,「最早期並沒有學生或在職人士做義工,都是由保良局的婦孺製作。」

該次籌款籌得約8000元港幣,驟聽並非大數字,「但那個年代,一名女工的月薪亦只是9元。」

籌款旗子每年設計都不同,今年特別設計了吉祥物「小保良」。(羅君豪攝)
保良局作為香港歷史悠久的慈善機構,公眾籌款的歷史可追溯至30年代。(羅君豪攝)

賣旗前身是賣紙花 款式對象都有講究

賣花籌款一直維持到50年代,由於紙花數量龐大,都是由工廠製作。據保良局文獻記載,1950年的製花工廠,由本地工廠「萬麗香」負責,當時製作了25萬支花,支出是3000元,費用在50年代亦非小數目。「當年的紙花分為車頭花、名譽花、慈善花和普通花;普通花是用書紙摺的梅花,其他則是皺紙摺的玫瑰花。」而車頭花,顧名思義是放在車頭位置,通常是給社會名流、官員或機構;名譽花和慈善花則贈予恆常捐款人士。

過去除了普通紙旗,還有名譽旗給恆常捐款人或機構,通常是一些達官名流。(羅君豪攝)

1975年改為賣旗籌款

由於紙花成本貴,保良局在1957年改為賣旗籌款,以紙旗代替紙花。和紙花一樣,紙旗亦分為名譽旗和普通旗,名譽旗供恆常捐款人或大機構放在車頭,目的是希望其他市民看到後會踴躍解囊。梁惠娟指,數年前保良局仍然有「名譽旗」,但就沒有特別設計,只是向相關人士送上數個普通旗代替。

而當年賣旗籌款亦非用賣旗袋,而是鐵箱,至近年才慢慢改為膠質袋,以至更環保的布袋。

賣旗前身原來是賣紙花,最初是由保良局婦孺製作。(保良局提供照片)
60、70年代開始慢慢有學生參與賣旗行動,但主要是女性為主。(保良局提供照片)

保良局指今年賣旗日加入新元素,由設計師設計「小保良」吉祥公仔,而款式亦由一款變成五款,希望鼓勵市民「買多幾支旗」,而紙旗上更有二維碼供市民掃描獲取保良局最新資訊。

過去籌款並非用賣旗袋,而是鐵錢箱。(保良局提供照片)
保良局籌募部設計員鄭萃雯(右)今年設計出「保良妹」,一共五款的紙旗。(羅君豪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