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F揭百佳Taste西星斑充貴價東星斑賣 惠康東星原來是泰星

撰文:王潔恩
出版:更新:

環保團體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WWF)抽驗屈臣氏集團旗下百佳Taste、International及惠康7個海鮮樣本,經DNA化驗後發現有近六成樣本貨不對辦,當中九龍塘Taste將西星斑當作價錢貴近倍的東星斑出售;International又出售稱聲來自尼日利亞的冷藏海參,但環團發現該地區無有關品種蹤跡,質疑違反《商品說明條例》。環團促請各大超市向消費者提供足夠且正確的標籤資料,防止食品「出事」後無法追查源頭。
《香港01》已向海關查詢。惠康指已指示分店安排有關產品下架,顧客可攜同貨品及單據到分店辦理換貨或退款手續。百佳指,出售的急凍海鮮產品,每一批次都附有當地政府發出的衛生證書,符合香港政府規定。

東星斑的斑點較密較細,價錢貴西星斑近倍。(漁護處圖片)
在惠康購買的方便包把泰星斑標籤為「東星斑」。(WWF提供)

WWF抽驗Taste、International及惠康7個海鮮樣本,並進行DNA測試,結果發現4個樣本有問題。其中,於又一城Taste買到的冷藏西星斑(Plectropomus areolatus)樣本,被錯誤標籤為東星斑(Plectropomus leopardus)。根據政府統計,活東星斑的批發價為每公斤580.5元,西星斑則為每公斤336.68元,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亦將西星斑列為易危物種。

惠康也有出現類似情況,環團發現超市將新鮮泰星斑當作東星斑出售。

WWF另發現International所賣的冷藏海參(Actinopyga lecanora)貨不對辦,因此產品標籤上列明來源地為西非尼日利亞,惟有關地區未曾發現有該品種出現,顯示品種的來源地的資料不正確。

Taste售賣的紅𩶘刺身標籤成波𩶘。(WWF提供)

有問題的四個海鮮樣本(見下表)

超市名稱 聲稱海鮮種類 問題
Taste(九龍塘又一城分店) 東星斑 DNA結果證實為西星斑
International(綠楊新邨分店) 海參 尼日利亞無該品種
惠康(銅鑼灣分店) 東星斑(方便包) 品種是泰星斑
Taste(九龍塘又一城分店) 波𩶘 DNA結果證實為紅𩶘
      
涉事的Taste仍有出售星斑,但貨品被保鮮紙包裝,市民或難以分辨。(王潔恩攝)
李彩華表示,分辨東星斑及西星斑兩種魚,主要靠觀察牠們身上斑點。(電視截圖)

分辨東星西星視乎斑點大小及密度

香港海鮮業聯合會主席李彩華表示,東星斑與西星斑的魚身顏色同樣有紅色或灰色兩種,一般市民混淆亦不足為奇。他指,要分辨兩種魚,主要靠觀察牠們身上斑點,東星斑斑點較細及密,而西星斑斑點則較大及疏。李說,東星斑的口感較嫩滑,魚味鮮味亦較西星斑為佳,因此價錢會較高,但他強調市場上賣假魚的情況不普遍,相信今次是個別事件。

WWF亦就全港九大超市集團進行產品標籤調查,涉及96間超市,研究涵蓋四類冷藏海鮮,包括蝦、石斑、鯰魚及海參。結果發現,所有超市集團供應的海鮮樣本中,有8成的標籤上均沒有齊列品種、來源地及生產方法(野生摘撈或養殖)三項資料。佳寶有近24%的產品沒有顯示以上資料的其中一項。雖然「759」的表現較其他集團好,但亦有4成海鮮標籤有列明所有資料。

杜偉倫(左二)促請超市向消費者提供足夠及正確的貨品標籤。(王潔恩攝)

環團項目負責人:過去已發現類似情況

該會助理經理(生態足印項目)杜偉倫表示,透過是次簡易調查,已發現本港最大的超級市場都有錯誤標籤海鮮產品的問題,誤導消費者。他認為,足夠且準確的產品資料,可讓消費者確保自己所購買的貴價魚無被魚目混珠,過去本港亦有發現發生類似事件,但一直未獲關注,他對此表示失望。

杜偉倫指,本港是亞洲人均海鮮消耗量第二高的地區,九成海鮮從世界各地超過170個國家地區入口,由於愈來愈多消費者到超市購買海鮮,因此他認為超市在環保海鮮市場上責無旁貸,促請超市加強措施防止因海解標籤出錯而誤導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