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孟晚舟被捕.分析】事件或有3種結局 對中方而言是清醒劑

撰文:吳梓楓
出版:更新:

華為副董事長兼首席財務官(CFO)孟晚舟(Wanzhou Meng)12月1日於加拿大被拘,事件震驚中外,外界亦關注孟晚舟最終的結局走向。
據內地著名政論微信公號「牛彈琴」評論指,在中美貿易戰的背景下突然爆出孟晚舟被拘一事,時間點敏感且情況複雜,不排除內有玄機。而孟晚舟被拘一事亦成為了今日內地官媒《環球時報》年會上的一個討論重點。

「牛彈琴」文章指,不排除美國某些勢力通過孟晚舟被拘一事向美國政府施壓。(視覺中國)

事件最終只有3個結果

「牛彈琴」指出,這是美國有關部門的行為,涉事的法院也曾接審有關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案件,也不排除美國內部的鬥爭,通過華為向美國政府施壓,試圖「將水越攪越渾」,不欲中美貿易戰停戰。而《路透社》早前亦分析,白宮官員之所以指特朗普在「習特會」前不知道相關逮捕計劃,也是防止這宗突發事件阻礙中美的貿易談判。對於孟晚舟的結局走向,「牛彈琴」列出最終只有以下3個結果:

加拿大放人;
加拿大引渡,美國裁決放人;
加拿大引渡,美國判刑,華為被重罰。

當中第一個結果自然是最理想的結果,對華為而言亦是有驚無險,而第二個結果則不太理想,畢竟這意味着孟晚舟須面臨長時間的關押和審訊,以及一系列的鬥爭,而第三個結果則是最糟糕的結局,將掀起激烈的鬥爭。

「牛彈琴」認為,孟晚舟以中國公民的身份被美加拘留,將帶來一系列重大的影響。首先華為勢必受到衝擊,其次由於華為本身為全球供應鏈的重要一環,美國企業也會受到牽連,此外加拿大亦會身處「裡外不是人」的局面,因「抓人肯定已經得罪了中國人,放人勢必又得罪美國人」,此外中國還是要奮發圖強,其他公司和伊朗做生意就違反美國法律。文章質疑「那美國賣武器給台灣呢?更別提總也有美國人在其他國家行賄、破壞環境等犯罪。這看似是法律問題,實則是恃強淩弱下三濫的做法」。

孟晚舟被拘一事亦成為《環球時報》年會上的一個討論重點。(環球時報)

喬良:事件對中方而言是「清醒劑」

國防大學前戰略研究所所長、海軍少將楊毅,今日(8日)亦在內地官媒《環球時報》的年會上評論指,中國必須要面對現實,中國企業的「走出去」戰略要好好學習,學習如何規避犯錯誤,這個錯誤並不是真正的錯誤,是別中人家的「圈」。其次,美國手裡掌握中國很多黑資料,「甚麼時候拋出來是根據政治需要」。

楊毅指,中美關係目前處於非常關鍵且危險的十字路口,首先中國與美國的戰略目標貌似相互排斥,中國要民族復興,美國要使自己更偉大,雙方都認為對方的目標是在傷害自己。同時,目前的態勢是美國進攻,中國防禦,美國的綜合戰略焦慮症導致了「動作走形」。中美互動有可能失控而進入惡性循環,使得雙方難以達成體面的妥協。楊毅認為:「我們要做到不失控、不吃虧,不急不躁,做好持久作戰的準備。」

國防大學教授喬良亦在會上指,美國正在採取「帝國的方式」,從軍事上、政治上、經濟上約束中國崛起。面對這樣的對手,中國只是妥協或只是競爭都是不行的,應該講究規則。喬良表示,中國是東方思維,希望用君子思維來看待這個世界,但是西方則完全不同,而孟晚舟的事件對中國而言正好是「清醒劑」。

喬良認為,美國人通過打貿易戰的方式解決不了貿易逆差的問題。同時,中國跟美國也打不下去,因為中國的內需不足。但如果中國可以解決自己的內需問題,中國將成為第一大市場,「那時候沒有人奈何得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