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議會即將換屆 修例風波會否打破建制壟斷?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自政府二月提出修訂《逃犯條例》以來,建制派頻頻落區宣傳,幾乎全數為建制背景的十八區區議會主席上月更發聲明支持修例。然而,本月爆發多場遊行、示威,政府被逼暫緩修例,建制派在年底區議會選舉的部署會否被打亂?區議會的主要功能是改善地區民生,議員和參選人除了政治表態外,還須回歸地區工作的根本,紮根社區。

所有區議會主席曾發聲明撐修例 泛民爭地區話語權

政府二月宣布修例之初,建制派即迅速配合,召開記者會及落區等宣傳修例,幾乎全數為建制背景的十八區區議會主席於5月20日發聲明,贊同政府不再糾纏草案委員會程序,指「市民普遍認為事態發展至今,法案委員會不能有效處理及審議草案」,而由於草案內容非常重要、影響深遠,「很多市民也覺得應盡快認真處理」,支持盡早把《逃犯條例》草案提交立法會大會。

其後,民主派區選協調平台「民主動力」發起反擊,號召133名區議員及區議會增選委員聯署反修例,譴責區議會主席繞過區議會恆常討論程序擅自表態,指區議會主席「當民主派議會代表冇到」,形容做法令公眾以為聲明是代表區議會全體議員立場。又指過往建制派的區議會主席多次未諮詢議員,便發聲明支持有政治爭議的政府政策。

經歷本月連串示威行動後,特首林鄭月娥暫緩修例,本已押注支持政府的建制派紛紛要重新部署。民建聯主席李慧琼指建制派議員尊重政府的回應及決定,又稱已一直向政府表達市民對修例的疑慮,要求政府修正;工聯會的麥美娟則回應稱,社會撕裂不是建制派造成。更有報道指,麥美娟因為不忿修例泡湯,而以粗口辱罵特首林鄭月娥,可見事件對建制派打擊實在不少。

《香港01》日前報道,有建制派明言擔心政府暫緩修例,難以向支持者交代,甚或影響年底區議會選舉選情。特別是在上屆票數與泛民拉鋸的選區以及中產屋苑如黃埔花園、東區康怡花園、西九「四小龍」等,他們的選情會出現危機。

區議會 主席 政黨聯繫
中西區 葉永成 香港島各界聯合會
東區 黃建彬 民建聯
南區 朱慶虹 香港島各界聯合會
灣仔 吳錦津 香港島各界聯合會
九龍城 潘國華 民建聯
觀塘 陳振彬 九龍社團聯會/創建力量
深水埗 張永森 西九新動力
黃大仙 李德康 民建聯
油尖旺 葉傲冬 民建聯
離島 周玉堂 新界社團聯會
葵青 羅競成 民建聯/公屋聯會
北區 蘇西智 民建聯
西貢 吳仕福 民建聯
沙田 何厚祥 新民黨/公民力量
大埔 黃碧嬌 民建聯
荃灣 黃偉傑 新界社團聯會
屯門 梁健文 民建聯
元朗 沈豪傑 獨立(鄉事派)

 

尹兆堅(右)表示,18區區議會應追究到底,呼籲市民要在11月的區議會中積極投票。(方家遠攝)

公帑須惠及居民 地區民生工程不可缺

區議會選舉將於11月24日舉行,距今不足半年,與2003年七一大遊行數月後區議會改選的情況相若。2003年區選民主黨派出121人參選,95人當選,當選率為79%,而民建聯的206名參選人中只有62人當選,泛民勢力可謂達到頂峰。難怪今次修例風波後,不少輿論推測,泛民或可藉此打破建制壟斷議席的局面。

不過,靠單一政治爭議能否讓非建制派贏得議席,仍需斟酌。在2007、2011年、2015年區選中,泛民接連失勢,上屆區議會中建制共獲299個議席,佔總數約七成,更可見區議會選舉始終以地區民生為重。

無可否認,區議會正副主席主要由建制派壟斷,在地區事務上獲較大話語權;泛民主派批評建制派的「蛇齋餅糭」,亦非無理。然而,泛民主派亦須反思其地區工作、宣傳策略是否足夠扎實,以及能否開拓票源。

區議會的功能除了向政府反映居民意見外,首要的工作是改善民生,完善區內居住或工作人士的福利、公共設施和服務供應等。而民建聯早已鎖定新來港內地移民,在選舉之前以「大酬賓」方式籌辦活動拉攏選民,故泛民要奪得議席,不可忽視務實的民生工程,而他們須想辦法開源節流,解決資源限制的難題。

泛民主派其中一個成功例子,可謂近來被捧為「鄺神」的鄺俊字。2007年僅24歲的民主黨黨員鄺俊宇首次參選區議會選舉,即擊敗擁有十幾年資歷的陳兆基,成為北朗選區區議員,2011年再以比上屆更高三成的票數連任,2016年更以「超級區議會議席」當選立法會議員。在泛民弱勢之下作為年青一代較突出的議員,其地區及溝通工作上的付出功不可沒。在其早年訪問之中,仍是政治助理的他曾在朗屏邨大廈電力臨時中斷時,兩度跑遍二十層樓逐家逐戶問侯,以至近日連串示威,他同樣站在前線支援年青人。

目前修例風波或為非建制陣營造就優勢,但政黨和區議會參選人不能只打政治牌,而應跟進社區事務改善市民日常生活,以及落區接觸市民,並培訓青年參政。做好地區民生工作的政黨,亦能夠在立法會選舉中善用「樁腳」,爭取選民支持。民生牌和政治牌要相輔相成,政黨和從政者方能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