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問題拖過年 公營醫療需革新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醫院管理局周三(12月18日)發表2018/19年度報告,顯示非本地醫生、病人服務助理等各類人手不足,加上醫院聯網資源分配不均,醫療系統的種種問題仍是路漫漫其修遠。

針對本地醫護人才不足的問題,醫管局表示2018年本地醫科畢業生數目已增至420名,且持續以有限度註冊形式招聘非本地培訓醫生,並於2018年12月成立自選兼職辦公室,以具彈性及效率的方式招聘更多兼職醫護人員。

培訓未足應付需求

增加醫科生及招聘更多兼職醫護人員,固然能紓緩人手緊張,然而正如年報在交代財政餘款時指出,「醫管局錄得14億元的餘款,主要來自因人手不足而未能填補的空缺」。換句話說,目前的情況是有錢也未能聘請人手,此等問題始終需要解決。

香港醫護人員短缺,已是社會共識。(資料圖片)

再者,公立醫院以日薪聘請中介護士和護理員,然而外援能否勝任原本醫管局人手工作,卻非無疑問。部分外援因為健康或家庭需要,只能當兼職工或散工,有些則資歷尚淺。而且中介員工每天輪換,不熟悉病人和病房環境,能力差異甚大。

歸根究柢,政府在培訓足夠本地醫護人才前,仍須積極引進海外醫護人手。然而,醫管局提到的以有限度註冊形式招聘非本地培訓醫生則未必有佳效。目前,引進海外醫生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醫管局報告提到的有限度註冊形式招聘,另一種則是通過執業試,並完成一年或半年(為專科醫生而設)實習。

去年以有限度註冊形式在公立醫院服務的非本地醫生,由9名增至13名,醫委會在8月再遞交7份新申請。但即使如此,人數始終偏低,部分原因在於制度欠彈性。例如通過「有限度註冊」的海外醫生,只能夠在推薦其來港的機構或醫院內行醫,也根本無法晉升為正式註冊醫生;執業考試因為報名程序過於繁複,比如本地醫科生可分六年應考而海外醫生卻要一次完成,考核內容包括大部分普通科醫生在職業生涯中未必遇到的病例。

醫護人員短缺,導致前線工作人員壓力大。 (資料圖片/盧翊銘攝)

對此,醫管局可推動制度改革,支持參考海外經驗,例如像新加坡般讓合乎資歷的海外醫生可申請有限度註冊,並在實習監督期後申請正式執業牌照。醫管局也應檢討對海外回流醫護人員的待遇,比如從海外回流的物理治療師的起薪計算,可擴大至考慮其執業經驗。

醫護流失與分配不均

較早前政府公布,2018年公立醫院共374名醫生離職,流失率達6.4%,創十年新高。且非退休離職者亦不乏資深醫生,百人具21年或以上年資,佔逾四分一。醫管局年報提到,去年政府向醫管局增撥七億元經常性資助,改善措施及挽留人才,例如於今年1月至5月期間,醫管局曾上調特別酬金計劃的津貼金額 10%。

然而,公立系統中醫護的流失並不僅僅是因為薪酬問題,還包括工作量的問題。以2017流失率高達7.8%的物理治療師為例,90年代物理治療師的指標為每年看診3,500人,如今大幅增加了37%,讓不少物理治療師疲於奔命。公立醫院醫生每隔三至六日就要輪一次夜班,甚至有機會是日間當值後「直踩」。

今年初有公立醫院醫護人員接連舉辦遊行及集會,控訴政府及醫管局在公營醫療上政策有失誤、管理低效。 (資料圖片/林若勤攝)

工作量的問題,隨聯網資源分配不均而更加嚴重。九龍東聯網服務全港約15%人口,但根據年報七個聯網的全職人手數字,九龍東佔不足11%。除了人口老化外,正如年報所指,「安達臣道的發展計劃令觀塘區人口增加,服務需求進一步上升」。九龍東聯網在2018/19年度醫生流失率達7.7%,為七個聯網之冠,並非沒有結構原因。

基層醫療仍欠規劃

另一方面,公營醫療體系之負荷過重,核心問題在於基層醫療不足。根據團結香港基金發表的醫療體系研究報告,加強社區護理則可減少現時約一半入住公立醫院的個案,每投資1元於社康護理,即可減省8.4元急症護理開支。

雖然醫管局年報總結去年推動基層醫療的措施,為新增約5.5萬個普通科門診診症名額,將普通科門診公私營協作計劃已推展至全港18區,但這些措施並沒有觸及結構問題。事實上,醫管局早已設有三所社區健康中心,分別位於天水圍、北大嶼山及觀塘,為有需要市民提供基層醫護服務,惟效果未見顯著,包括被指缺乏外展推廣及跟進護理。近年政府改變策略,斥資近億元成立地區康健中心,以公私營合作方式提供基層護理,更見醫管局的角色褪色。事實上,翻查近幾年的年報,架構下隸屬聯網的社區健康中心更是隻字未見,似乎進入不了醫管局的視野。

隨「公職王」范鴻齡今個月接替梁智仁出任醫管局主席,社會期望其能大刀闊斧改革,逐步根治人手不足、分配問題及推動基層護理,帶來香港醫療的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