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給隔離物資 考驗政府能力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面對新型肺炎威脅,須隔離人士愈來愈多,包括內地入境者、患者密切接觸者等,長康邨康美樓34戶07室住戶亦要送往檢疫中心。被隔離者的物資補給,將成為措施能否有效執行的關鍵。

第42宗確診個案患者與第12宗個案患者同樣居於青衣長康邨康美樓07單位,相隔約10層。為防病毒在樓層上下傳播,當局周二(11日)凌晨安排全幢大廈的07單位住戶疏散,暫住政府提供的3個檢疫中心,以及饒宗頤文化館的翠雅山房。入住檢疫中心前,居民要忙於執拾衣物及日用品。

接受隔離人士的自由受限,政府不僅要確保他們接受隔離,亦有必要保證他們有充足物資可以如常生活。現時民政事務署、社會福利署均會向部份接受家居檢疫人士補給物資,但不少市民仍依靠親友協助。強制隔離原意為減少與他人接觸,不過供應物資也少不免要與人交流,亦有機會形成防疫漏洞。

入住檢疫中心前,居民要忙於執拾衣物及日用品。(梁鵬威攝)

政府就此亦可訂立機制,整合不同部門的物資發放程序,一旦在物資輪送上出現傳染,衛生署亦能有效追蹤高危接觸者。有見於目前警方須突擊檢查不同單位,各個政府部門可以與警務署合作,委託警方在突擊檢查同時送上所需物資,回想當年沙士,警方在淘大花園亦有從旁協助。而其他警方突擊檢查範圍外的單位,民政事務署、社會福利署等部門亦應以分區、分幢等形式合作。一方面方便追蹤確診個案的接觸史,另一方面也能減少防疫裝備消耗,展示共同抗疫的魄力。

香港設有三級應變機制,政府既成立抗疫督導委員會,由特首領導,但自疫症以來政府卻一臉疲態,執行未見行之有效,協調未見通力合作,市民的信心試問何以建立?香港政府惟有領導有力,才能安定民心,「抗疫督導委員會」到底如何督導、如何抗疫,尚待政府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