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體育.三】港隊亞運成「巨人殺手」? 學者:別開心太早

撰文:李耀宗
出版:更新:

立法會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議員馬逢國早年曾於報章撰文,批評政府精英運動資助制度過分以成績導向,早現「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現象,導致運動員「輸在起跑線」。馬逢國道,「在缺乏專業團隊支援下,要打拼出好成績,爭取加入精英培訓系統,只能寄望運動員的堅持和超卓的表現」,慨嘆「刀仔鋸大樹」的奇蹟不易出現。面對沿襲獎牌導向、論功行賞原則推行的精英運動資助制度,多名體育學者又有甚麼看法?若要推行改革,又可從何處着手?

楊庭輝批評政府短視,令精英運動發展「唔湯唔水」。 (吳鍾坤攝)

研究香港體育發展的新力量網絡研究員楊庭輝認為,政府精英運動政策成效不彰,表面原因是資源投放不足,更深層次癥結卻是與當局長年抱持「先獎牌後資助」的功利思維有關,「發展精英運動有如煲老火湯,官員若只求速成、無視深耕細作,煮出來的成品只會淪為『唔湯唔水』。」

他形容政府現時評核機制過於着重朝夕表現,不但忽視不同項目與運動員的實際發展差異,亦迫使項目負責人苦苦追趕維持現有資助所需的成績要求,忽略長遠培訓及規劃工作。

中國短跑代表蘇炳添終破宿命,在今屆亞運中首度贏得男子100米短跑冠軍。(Getty Images)

一般來說,運動員須經過漫長的訓練,才能到達巔峰狀態,因此教練一般會安排運動員在亞運、世綿賽等次一級的比賽「留力」,在奧運等最高級別賽事才全力發揮。不過,楊庭輝指出,為了爭獎以維持資助,港隊「沒有那麼大的選擇餘地」,唯有提早催谷運動員狀態,「到奧運時卻已強弩之末,即使聽到港隊在亞運成為『巨人殺手』,也不要開心得太早,可能僅因為其他國家正處於休整或熱身階段而已。」

楊庭輝又說,不少現役運動員礙於年齡、傷患等因素,實力早已「見頂」,即使向他們集中投放培訓資源,亦不見得會有大幅度進步,加強對他們退役後的支援反而才是關鍵;再者青少年運動員亦可能因此得不到充足支援,無從充分發揮潛力,導致港隊整體表現難以突破樽頸,「來來去去均是停留於次級水平,無法晉身世界頂級水準,縱使偶爾有個別運動員表現卓越,亦只可算作『奇蹟』,遠遠稱不上是常態。」

楊強調,現時有大量研究顯示,運動員較早有全面系統性培訓和累積競賽經驗,不單對其身體發育、運動技術有助益,更重要是鍛煉出克服大賽壓力的心理質素,確保發揮穩定,增加贏取佳績機會,「但政府現行政策卻是倒過來,要運動員有成績以後,才給予系統性支援,對現役運動員幫助有限之餘,亦埋沒年輕運動員潛力,甚為浪費。」

學者倡改革   栽培具潛質小將

曾任體院院長的浸會大學體育學系主任鍾伯光日前發表文章,形容政府沿襲獎牌導向、論功行賞原則推行的精英運動資助制度,「主要是來自20多年前的考慮和資源限制」,強調當局若能善用現時相對充裕的資源,包括近年獲當局多番注資而增長至130億元的「精英運動員發展基金」,「是大有空間做得更好」。

鍾伯光認為,現有的精英運動資助制度,不符實際發展需要。(鄭子峰攝)

鍾伯光接受《香港01》訪問時,亦提到有關制度早已不符現今發展需要,促政府拋棄舊有精英項目思維,改為直接資助個別具潛質年輕運動員赴外國受訓,學成後再代表香港出戰大型賽事爭取佳績,「設立一個精英項目,資金卻大多用在聘請教練、行政人員和改組管理架構上,實際用在運動員身上的公帑,卻是所餘無幾……如果將有關行政開支,悉數用作實際支持運動員培訓,成效將會更顯著。」

香港在今屆亞運第一面獎牌,由鄭莉梅(左起)、歐鎧淳、譚凱琳和施幸余得,是女子4X100米自由泳接力銅牌。(潘思維攝)

借助「外國勢力」栽培新晉運動員,對香港而言不算新鮮事。單是在今屆亞運代表團運動員中,歐鎧淳、江忞懿、鄭莉梅等一眾游泳港隊主將,皆曾為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泳隊隊員;港足代表陳俊樂亦曾到英國足球學校受訓四年,並效力當地球會青年軍,回港後表現優秀,兩度獲選年度最佳年青球員。

「香港發展精英運動經驗尚淺,如果根基未打穩,就想『未學行先學走』,只會跌得更痛。」楊庭輝認為,現時精英運動政策劃一以現有成績來衡量各項目未來獲支援程度,既僵化又本末倒置,建議當局先設立不同的短期目標,例如提高世界排名、打入奧運及亞運決賽等,逐步完善現行精英運動支援體系,再輔以長達十年計的青訓及梯隊培訓計劃,為港隊建立穩定的青少年運動人才供應鏈,並從中識別合適的青苗,集中資源把他們培訓成為頂尖運動員,「最重要是循序漸進,若然藥石亂投,只會事倍功半,甚至徒勞無功。」

政府推動精英運動廿年過去,從投放資源,以至受資助精英項目與精英運動員數量皆見增長,固然可見政府出力,但整體培訓及支援體制仍有大量改善空間。有鑑於此,政府更應下定決心,摒棄過去忽略長遠規劃以換取朝夕佳績的短視思維,才是扶持香港運動員走得更遠、在世界舞台發光發亮的不二法門。

上文節錄自第127期《香港01》周報(2018年9月3日)文章《 精英資助制度盲崇獎牌  香港體育發展求質變》。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