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ey:一張貼紙變潮牌

撰文:安東尼
出版:更新:

甚麼是街牌?它不只是一種街頭服飾、一個Logo,還應該有一個街頭魂在裡面。由一班藝術家和收藏家創立的藝術雜誌Juxtapoz,最近發布了一系列關於「貼紙」的紀錄片Stick To It,談到世界各地街頭出現的貼紙對行頭文化,甚至街頭時裝的影響,裡面想當然訪問了Shepard Fairey──可以說是街頭貼紙戰爭的發起人──也是品牌OBEY的始創人。

是警衛隊首領 也是巨人摔角手

認識Obey這個品牌,因為一位穿OBEY的中學同學,可能因為同學的臉有點浮腫,竟與T-shirt上大大的人臉有點相似,有時會叫他Obey(很慘)。自此Obey的臉便深印腦海,那時卻沒有深究。直至看了紀錄片Exit Through the Gift Shop,片中提到Shepard Fairey的故事,還有許多Obey以後的作品,包括奧巴馬的「Hope」海報,才知道這張臉不只是品牌標誌,也是一次全球運動。

Shepard Fairey喜愛塗鴉和滑板文化,上世紀八十年代,他在羅德島設計學院修讀插畫並在一家滑板店打工,有時在滑板和T-shirt上創作,期間他想到了製造一款貼紙,上面畫有他從報刊上看到的職業摔角手──Andre the Giant,摔角手的頭像旁邊寫上了「Andre The Giant has a posse」(安德魯巨人有一支警衛隊),並印製成貼紙張貼在不同的街角。

 

OBEY的標誌,最初是這個樣子。(網上圖片)
簡化後的Obey Giant,也換成了傳統海報的比例。

公共空間隱藏的服從主義

可能是80年代的動盪和戰爭,社會竟然意外關注這張小貼紙,很多人都在探聽貼紙的意思和來歷,讓Shepard Fairey想到要認真地把貼紙進一步簡化。他首先把Andre 的臉放大,再從1988年一部關於外星人用特殊電波控制人類的電影They Live台詞中,選出了「Obey」一字,成了我們現在知道的街牌標誌雛型。

貼紙上的圖案和字句毫無疑問充滿政治色彩,指向個人對社會服從的問題,不過Shepard Fairey之後說出的真相是「The sticker has no meaning but exists only to cause people to react, to contemplate and search for meaning in the sticker.」他希望喚醒大眾早已麻木的好奇心。這個有如廣告的海報和貼紙(有趣是現在的OBEY海報已跟廣告脫不了關係),引發大眾好奇它在說明或販賣甚麼,這些就是Shepard Fairey想要的,對周遭的環境存在問號:為甚麼在公共空間出現的海報一定是官方或商業廣告?

 

事先張揚的品牌效應

這個本來只是Shepard Fairey在同學間的小測試,從1989年Obey Giant的誕生開始,這張貼紙竟飄洋過海進入不同國家和城市,Shepard Fairey也將圖案變成巨幅的海報,貼在大樓外牆(甚至因此被捕過幾次),真正成了一次OBEY運動。之後有不少人到他打工的滑板店打聽,並邀請他設計T-shirt、唱片封套,甚至商標,Shepard Fairey因此踏上了平面設計一途,再在2001年正式成立OBEY Giant品牌。

品牌誕生,貴為潮牌主人,Shepard Fairey多年來依然堅持品牌以外的藝術創作,而且都涉及政治問題,最著名的應該是登上《時代》雜誌的奧巴馬「Hope」海報,還有昂山素姬、反戰和有關人權的創作。當然,做人不能厚此薄彼,除了奧巴馬,他最近也和一間非牟利滑板組織The Skateroom合作,創作了一組有關Donald Trump的作品,上面有一個閱讀報紙的人,寫着冷漠、無知、性别歧視、排外、種族歧視,No Future。三十年來,依然辛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