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車」靠全家? 內地經濟學家樊綱「另類父幹論」捱批 

撰文:香港01記者
出版:更新:

日前,身為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的經濟學家樊綱,出席央視財經節目《中國經濟大講堂》,被現場觀眾問到「對於年輕人來講,到底是應該買房還是租房?」--結果樊綱發表的「六個錢包論」引起廣泛迴響與批評,但亦有人指樊氏此話被斷章取義。

身為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的經濟學家樊綱,出席央視財經節目時的言論引起不少迴響。(影片截圖)

樊綱回答指要取決許多個人因素,例如如果工作還不是很穩定,就不如租個「小房」;但如果要結婚,「並且小夫妻倆上面的六個錢包都能起作用,父母算一個錢包,爺爺奶奶一個錢包,姥姥姥爺一個錢包,愛人的姥姥姥爺,爺爺奶奶和父母」,「這六個錢包湊在一塊兒能夠幫著支付首付的話」,樊綱則建議「還是買房好」。

樊綱續指,中國房改、按揭政策的實施,「就是要改變以前攢了一輩子錢,到老才能買得起房子的現象」,「年輕人可以按揭、借款買房,先住上房子」;不過樊綱亦補充,「當然如果沒有錢支付首付款和還房貸,就沒辦法買房」。

置業問題,可謂兩岸三地年輕人的共同煩惱,而樊綱的「六個錢包論」,與香港某著名富豪之子因一句「少去兩次日本」廣遭批評,情況有點相似--樊綱此論,被部份網友解讀為「另類父幹論」,備受鞭撻。

央視捕捉到不少耐人尋味的鏡頭。(影片截圖)

有內地媒體評論指,即便樊綱此論或多或少被「斷章取義」,也是情有可原。面對飛漲的樓價,年輕人之所以批評樊綱,「是因為他們原本對經濟學家抱有其他的期望」,期望經濟學家可以對不合理的現狀建言獻策,而不是教自己「靠父(輩們)幹」。

「六個錢包論」被部份網友批評為「不切實際的風涼話」。(影片截圖)

評論續指,「六個錢包論」也沒有什麼「險惡用心」,其只為房地產市場長盛不衰的「先上車」理論的最新變種--房價永遠漲,而且房價上漲速度永遠比收入上漲速度快(香港讀者一定非常熟悉),是故「先上車肯定比後上車有利」。

然而,評論點出「先上車」理論只是一種被動適應的生存智慧,並不是絕對真理。「當下,比房價更牢固的或許是人們對房價的非理性信仰」,而作為經濟學家、公眾人物,「本不應該火上澆油」。

不過亦有人指,樊綱的話被斷章取義。(影片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