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拳】葉文龍:辦拳賽尋回少年夢

撰文:賴家俊
出版:更新:

香港每年都有多場精彩的泰拳比賽舉行,當中每年舉辦兩至三場的I-1系列更是其中重點拳壇賽事,來自七十個國家的泰拳選手,十多年來赴港參與I-1賽事,與本港拳手較勁,打下多場令香港拳迷津津樂道的經典賽事,亦使I-1拳賽香港品牌享譽國際。《武備志》這次專訪I-1世界泰拳大匯戰創辦人葉文龍師傅,談談他舉辦I-1原由和當中辛酸。

採訪:賴家俊 李嘉譽
文、攝:賴家俊

葉文龍師傅。(賴家俊 攝)

於九十年代叱吒拳壇,有「金袍拳王」美譽之稱的葉文龍師傅,早年學習詠春,十多歲時代替受傷缺戰的師兄,以國術學員身份參加自由搏擊比賽。後來轉戰泰拳,職業生涯中30場賽事獲28場勝出記錄,館內業餘賽未嘗落敗,打下多項金腰帶殊榮,並於1998年退役。退役後轉而出任拳賽策劃人,並於2004年於伊館舉辦了第一場I-1泰拳比賽,及後更擴大規模,於2007年移師九龍灣展貿舉辦賽事。

由出賽到拳辦拳賽快將三十年的生涯,葉文龍見證香港泰拳蓬勃發展。

「九十年代香港有很多觀眾看泰拳,亦由於多了泰拳比賽,讓更多人認識了泰拳,使泰拳當年成為頗受歡迎運動。記得九十年代那時只有十幾間拳會,現在已有200幾間拳會了。從前學拳會被人質疑無法搵食,現在多了很多人全職教拳為生。」

+3
有金袍拳王美譽的葉文龍師傅(Sam Wong攝)

葉文龍遙想自己半身獻身體育界,當初會想舉辦拳賽,是想彌補當年自己出賽時的遺憾。

「我那個年代的拳賽十分普通。大家都知道拳手出賽是最威風的一刻,但當年沒有燈光沒有煙火,只是播《男兒當自強》音樂,即刻令人提不起情緒。所以我希望辦一個拳賽,找回我當年年青時所沒有的東西。」

我們現在見到I-1拳賽備受歡迎,舞台上輝煌亮麗的一面。可是背後這十多年來,葉師傅多年來投入不少心血和淚水,才打造出來的香港品牌。要讓I-1備受國際認可,除了製作認可外,還要讓各國拳手對這比賽有信心。

I-1拳賽成香港品牌

葉師傅其中一條WMC認可的拳王金腰帶。(賴家俊 攝)

「辦國際比賽配磅一定要公正,其他國家拳手才肯來打。我們有拳賽前線經驗的人辦拳賽與行外人辦賽事不同,我們能分析到拳手怎樣打和為何打。若果配磅不公錯配對戰組合會有很壞效果,例如如果是新拳手,因為錯配落敗了,重則有危險,輕則心靈受損,可能影響他們將來上擂台信心。有些地區的賽事,在邀請外國拳手和自己弟子打時,為了讓弟子勝出,不肯找較強的對手來打,這樣久而久之便壞了名聲。外國拳手知道自己一定會輸,沒有競爭可言便不會來。我要做到公平公正,每個拳手知道來打I-1可以全力以付,這金腰帶是可以競爭回來!」

葉師傅記得早年籌辦拳賽,獲東歐斯洛伐克那邊制作人買下版權,邀他一人遠赴當地任頒獎嘉賓。那年頭資訊科技不發達,葉師傅去了一個說英文也沒有人明白的異鄉國度,期間受到怠慢冷待,邀請方亦愛理不理只派人帶他到會場,連坐的地方也沒有好好安排,讓他的金袍只能被閒置在地上。

I-1拳賽片段,圖中為希臘代表上邦尼斯。(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雖然不知是文化差異,還是溝通出錯,所以導致安排失當,但到宣佈他出場一刻,制作單位原來剪輯了一條關於他個人簡介的短片在會場播放,葉師傅受寵若驚,拾起金袍穿上昂然上台,主持人介紹葉師傅為拳賽創辦人一刻,全場約六千名觀眾站立拍掌致意,此舉還是讓師傅感到無比鼓舞。

由早年葉文龍要親自叩門找拳手來香港作賽,到現在全球約有150名未來過I-1的拳手輪候來參與這賽事,很多各國拳手爭相來參加這比賽,有些參賽選手在參與I-1後要輪候三年才能再來。對一些外國選手來說,在香港贏得I-1金腰帶回國是要邀請傳媒高調報導採訪的盛事,這便可看出I-1已成為香港重要拳賽品牌。

代表體育界積極推動公益
現在葉文龍除了策劃拳賽外,亦積極推動公益。大約七八年前,葉文龍與一班朋友創立了香港又一村獅子會,積極推動慈善活動。葉文龍一年大約負責幾項大型活動大會主席,並參與了多項慈善活動,出席不同專上學院講座邀請。這過程中讓他認識不同界別朋友,而他在體育界的貢獻亦備受肯定,結果推薦他代表體育界參選傑青,並榮膺全球華人傑出青年殊榮。

除了推廣公益外,葉文龍亦參與了電影演出,開拍了一部自傳電影《金袍拳王》,更因為男主角中途未能應赴武打拍攝退出,臨急由葉文龍親自頂上,他更笑言為拍攝而迫自己於60日內減了42磅,讓他一度發胖身型因這套戲而回復最佳狀態。

葉文龍因為在體育界貢獻和推動慈善公益,獲選為全球華人傑出青年。(賴家俊 攝)

葉文龍笑言,拍電影比辦拳賽困難很多,但他已很感恩在幕前幕後都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他未來的目標是繼續讓I-1衝出香港,例如在接洽在菲律賓那邊推廣。未來亦繼續會在內地發展,I-1品牌在國內頗受歡迎,拳賽轉播權由早年歐洲直播,改為近兩年由中國電視團隊直播,讓中國至今也有三千萬I-1粉絲,讓這比賽成為中國拳迷關注盛事,他希望在內地能做更多場。現在有人邀請去美國接斯維加斯發展,希望能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