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居港人】劏房戶慘過囚犯 活在牢籠的哀歌

撰文:黃雲娜 馮普賢 陳焯煇 李澤彤
出版:更新:

在香港,要覓得一個蝸居殊不容易。住不起劏房的要睡網吧,住在劏房的人,卻也過着非人的生活,因為人均居住面積,連囚禁監獄的犯人亦不如。
據政府統計處2015年的調查,本港近20萬人居於8.88萬個劏房,人均居住面積僅62.4平方呎,比一個75平方呎的獨立囚倉還小。無論勞碌大半輩子的老人家,還是正值成長階段的小朋友,都難逃蝸居斗室之苦。
劏房蟻族渴望上樓,若淪為公屋擠迫戶,也不見得比住劏房更寬敞。運輸及房屋局的資料顯示,目前仍有近10萬名公屋居民的人均居住面積,低於規定的75平方呎,當中更有1.7萬人的人均居住面積少於60平方呎,比劏房戶的情況更惡劣。
梁振英上任之初,曾許下「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宏願,但如何從「監倉」走向「廣廈」?《香港01》將繼續跟進報道香港房屋的種種問題,日後更會倡議解決方略,冀可給受苦的一群一個適切的居所。

個案一 0.3個囚倉

「我什麼時候才可以住得大一點? 我不想再站在床上跳舞……」
小儀

5歲的小儀和母親柯女士,合住葵涌一間約50平方呎的廁所劏房內,每人各自只得20多平方呎活動空間,相等於0.3個獨立囚倉的面積。睡床與馬桶之間,僅隔着半堵牆壁,而馬桶的前方,就是「迷你廚房」。柯女士平時蹲在馬桶前切菜、坐在木床上煮飯。喜愛跳舞的小儀,在房內根本連小手都伸不直,只能在房外那黑幽幽的走廊蹦跳自娛,尋找快樂。

【新弱勢社群:劏房蟻族】不想床上跳舞 5歲女孩的願望

個案二 0.4個囚倉

0.4個囚倉65歲的劉女士,與63歲的丈夫和83歲的奶奶,同住長沙灣一個面積不足一百平方呎的劏房,人均居住面積約30平方呎,即0.4個獨立囚倉的面積。劏房其實是一個密室,一扇透氣窗也沒有,僅放得下一張碌架床,患有腰疾的劉女士和患有腎病的丈夫,睡在上格床,臥病在床的家婆則睡在下格床。三口之家蝸居劏房5年,但輪候公屋仍未有任何好消息。

個案三 0.6個囚倉

林先生一家7口居於僅327平方呎的公屋單位,人均面積只得46.7平方呎,比統計處發表的劏房人均居住面積中位數48平方呎還要小,即0.6個獨立囚倉的面積。如此狹窄的環境下,林家大小不時產生一些小摩擦,兩夫妻生活也受影響。斗室內的客廳,僅可容得下一張小型飯桌,七口之家要分兩批人吃晚飯。

個案四 2個囚倉

李先生和太太結婚後,原本和母親同住青衣長安邨400多平方呎的單位,人均居住面積有130平方呎,等於兩個獨立囚倉。然而,新房和母親的房間僅一道薄牆之隔,兩口子的房事,也要極力噤聲,以避免尷尬。李太後來選擇每周回娘家小住兩三天,這對新人,一星期只有一半日子共處,成為極具香港特色的「七分四夫婦」。
 

【新弱勢社群:未能上車族】新婚夫妻的「七分四」同居生活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