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弱勢社群:未能上車族】新婚夫妻的「七分四」同居生活

撰文:譚貴鴻
出版:更新:
李生李太新婚卻不能每天同住,兩人逼於無奈下,要體驗不完美的夫妻生活。(李澤彤攝)

在香港,愛情與磚頭,猶如魚與熊掌不能兼得。樓市太癲喪,人若要保持理性,不選擇用一世人的時間供樓,便要有所犧牲,要麼不結婚,要麼婚後住在媽媽隔壁尷尬洞房。李生李太新婚燕爾,人生剛揭開新一頁,體驗的卻是擁有香港特色的「七分四夫妻生活」。不能每天執子之手,每星期有一半時間都要分飛兩地,因為無力「上車」買樓。

李先生是攝影師,和太太二人月入合共約3萬元,無力上車,早在婚前,李太建議兩人繼續分開居住,一出不如一入,一齊租樓不如一齊儲錢。初時李先生極力反對:

我哋當初點解要結婚,就係去一齊相處,一齊去建立屋企,但如果結咗婚都係分開住,咁結嚟做咩呢?
李先生
李生李太新婚燕爾,始終未能每天執子之手。(李澤彤攝)

他最終說服太太婚後和奶奶同住,一起蝸居於青衣長安邨一個400多平方呎的單位。「有時真係想二人世界,但真係未必好方便。」一對新人同屋共處,卻不能享受百分百的夫妻生活。李先生說,因為新房與母親的房間僅一度薄牆之隔,行床笫之事也要極力噤聲避免尷尬。

性生活是一個問題,婆媳同住是另一個難以用言語形容的奧秘。李太太是文員,依時上班下班,李先生工時卻不穩定,兩人婚後相處時光不多,早歸的太太在家中沒有丈夫相伴,與奶奶「煲師奶劇」,想到此處,李太只是苦笑落淚說奶奶有時稍有微言。

後來李太選擇每星期抽兩、三日回娘家居住,一對新人,一星期只得一半日子共處,變成不完整的「七分四夫妻生活」。

說到底,其實李先生也想買樓,只是理想歸理想,現實歸現實:「如果要俾首期,四百幾萬付三成,都成球(一百萬)啦,仲要供。供廿年,萬幾蚊一個月,點供啊?」兩夫婦每月扣除家用及開支後,月儲6,000元,根本難以買私樓上車。

更荒誕的現實是,李先生的許多朋友也像他,婚後仍然要與父母同住:

連最基本可以建立家庭嘅一個竇都冇嘅時候,香港人就係面對緊呢個問題囉。
李先生

上車遙不可及,夫婦還是苦中作樂,兩人每次見面都傾訴生活瑣碎,「而家放工番嚟見到老婆,就問今日點啊,有咩開心唔開心,今日返工有啲咩做咗,然後一齊去處理屋企嘢,係開心嘅事。」

李太的苦中作樂卻似有弦外之音,她說兩夫婦「分居」,可享受私人時間,「返到娘家,私人空間多啲,佢(丈夫)可以做自已想做嘅野,譬如打機,我又可以做我自己想做嘅野。」兩人努力在磚頭與愛情不能共享的不完美生活中,尋找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