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症醫生雷俊達變身IT達人 帶領系統電子化 病歷省卻人肉傳遞

撰文:李恩慈
出版:更新:

以往到傳統急症室求診時,醫護人員會將病人的醫療紀錄手寫在一塊牌版上,行內稱之為「A&E卡」。醫管局急症科統籌委員會資訊科技小組召集人雷俊達醫生從小是資訊科技愛好者,甫入行便洞察「A&E卡」的種種弊病,遂靈活運用知識,配合資訊科技團隊,終將「A&E卡」演變成急症室電子系統(eAED)。雷俊達強調,電子系統最重要「貼地」,醫護人員較清楚怎樣的系統最適合用於急症室。
現時本港已有3間公立醫院急症室正在使用eAED,包括北大嶼山醫院、天水圍醫院和律敦治醫院,至今共紀錄接近一百萬個求診人次。

雷俊達強調,電子系統最重要「貼地」,醫護人員較清楚怎樣的系統最適合用於急症室。(李恩慈攝)

有時啲醫生護士嘅字體會睇唔明

身兼新界西醫院聯網急症科顧問醫生的雷俊達解釋,急症室醫護人員以往一直會在「A&E卡」手寫上病人的個人資料和醫療紀錄,經人手傳遞,讓醫護人員互相溝通及安排診治流程。早在2011年,雷俊達通過醫生專科試,剛踏進急症室工作,便發現「A&E卡」的數個嚴重問題:「有時啲醫生護士嘅字體會睇唔明,仲要有醫生試過唔見咗張卡,係好大件事!」除此之外,手寫文字及傳送實體卡的過程費時,資料準確性也不算理想。

雷自感熟悉急症室環境及運作,同時具備資訊科技方面的知識,開始著手草擬將「A&E卡」演變成eAED的計劃書;跟醫院的資訊科技人員研究過後,便把計劃書提交到醫管局。他形容,這是一個「顛覆性」的改革,花了不少心血說服老一輩同事試用電子系統。

天水圍醫院急症室(資料圖片/鄧倩螢攝)

雷俊達指出,eAED的具體做法是由病人登記開始,為他戴上手帶作識別之用。有關病人的所有資料,包括病歷、藥物敏感、血壓、維生指數、心跳紀錄等,均會直接輸入電腦,讓負責有關程序的醫生直接查閱及修改。此外,有關急症室的輪候人數、以至病人緊急級別分類,醫生也能在系統上一目了然,以便分配充足人手。

在5年間經過多番籌備、試用與改善,雷俊達設計的eAED終在2017年正式投入運作。現時,本港有3間急症室正在使用eAED,包括北大嶼山醫院、天水圍醫院和律敦治醫院,至今共紀錄接近一百萬個求診人次。他期望能於數年間,令全港17間急症室均轉用aAED。雷表示,eAED是持續發展的項目,正在研究為病人增加更多即時資訊功能,甚至融合人工智能程式協助診症。

目前,本港有3間急症室正在使用eAED,包括北大嶼山醫院、天水圍醫院和律敦治醫院。(資料圖片)
急症室電子系統介面示意圖。

雷俊達透露,即使他身兼資訊科技工作,原本負責的急症室臨床工作並沒有因而減少,故他必須做好時間管理。他強調,醫生角色有助他設計出最切合實際需要的電子系統。「最緊要係貼地,令科技變得生活化;只有醫護人員先會知自己想要啲乜,點樣先係最方便。」他舉例,當病人的健康指數,如心跳和血壓等出現異常,eAED會出現警號,令醫生容易注意問題。但他補充,警號不能發出聲響或影響醫生原本的工作視窗,商討後決定將異常指數框的顏色轉為黃色及紅色,分別代表邊緣及不合格。

雷俊達透露,即使他身兼資訊科技工作,原本負責的急症室臨床工作並沒有因而減少,故他必須做好時間管理。(李恩慈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