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認:SEN不包「有限智能」 張超雄轟局「自己都唔清唔楚」

撰文:廖潔然
出版:更新:

《香港01》早前報導,智力介乎70至79的「有限智能」學童(有限生),不被承認為有特殊教育需要(SEN)學生,在校內無支援,成為學界「夾心階層」。對此,教育局一直堅稱有限生可名正言順獲融合教育制度保障,並可透過學校申請局方每年至少1.2萬元的學習支援津貼。
不過,當記者多翻向局方索取相關統計數字,局方周一改口承認「特殊教育需要(SEN)類別不包括有限智能」,並會按成績來衡量學生是否需要獲得與SEN生同等的支援,而非按智力問題。此證明有限生的確不存在於制度以內。
立法會議員張超雄直指局方「自己都唔清唔楚」。張又指,按成績來劃分的制度不能確保全部有限生也獲得支援,是不公平;而他亦不同意局方「有限智能不屬於殘疾類別之一」的說法。

《香港01》早前報導,正於主流學校讀書、智力介乎70至79的有限生心心及浩浩,因不被融合教育的制度承認為SEN生,校內無支援,成學界「夾心階層」;學校老師向家長明言「無嘢幫到」,另有幾間小中學亦回覆確認有限生「申請不到津貼」、「有限生不受制度保障」。

對此,教育局曾堅稱有限生是名正言順的SEN生,屬「三層支援模式」的第二層支援對象,即可透過學校申請局方每年至少1.2萬元的學習支援津貼(津貼)。

未能交出數字 教育局改口

不過,記者翻查《全面推行融合教育運作指南》及2016/17年度財委會文件,未有於全港SEN生人數統計中找到「有限智能」生的數字,甚至兩份文件都完全沒有提及過「有限智能」。

記者於上月22日向局方索取相關統計數字,惟局方周一才承認「特殊教育需要(SEN)類別不包括有限智能」,並會按成績來衡量學生是否需要獲得與SEN生同等的支援(包括津貼),而非按智力問題。此證明有限生的確不存在於制度以內。

張超雄認為香港有必要訂立特殊教育法,從上而下保障所有有需要學生。(資料圖片)

張批:局方殘疾觀念狹窄

教育局解釋,根據《香港康復計劃方案》,「有限智能」不屬於殘疾類別之一,因此特殊教育需要類別不包括有限智能,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標籤效應。

立法會議員張超雄反駁指,SEN類別向來不一定與《方案》的殘疾類別掛勾,他以過度活躍症及讀寫障礙為例指,兩種學障早於20年前已被歸入SEN類別,但也是近年才爭取到加入《方案》中,故「有限智能」不在內,不代表他們不是殘疾、或不應被納入SEN類別。他批評局方對殘疾的觀念狹窄;局方說法前後不一,更加是「自己都唔清唔楚」。

幫不幫只看老師、校長「有冇心」

有限生要獲得津貼,並同時獲校方及教育心理學家支援,根據現時政策只有兩個可能性;一,是該有限生同時兼有SEN類別其中一種障礙,最常見是言語障礙(不可能被評為有讀寫障礙,因為進行相關測驗的智力要求是80或以上)。二,是跟所有「非SEN生」一樣,成績差而最少有2學科成績低於40分。 

有限生不屬SEN類別,在學校未能獲得針對性支援,有些學校暫時只能讓他們接受一般同學均可接受的幫助,例如補課班,或言語治療班。(資料圖片)

換言之,不符合以上任何要求的有限生,將會得不到SEN生專屬的支援(包括津貼)。有兩所小學校長及老師均反映,總會有些有限生成績差,但未夠差符合以上第二個要求,但不代表他們不用額外幫助。其中有小學校長表示,該校只有幾位有限生,最「叻」一位成績也只是僅僅及格,其餘的成績多半徘徊在40至50分之間。他承認,若制度沒有明言要幫有限生,幫與不幫只能看老師、校長「有冇心」。

成績夠差有支援 只限小學

另外,翻查《全面推行融合教育運作指南》,非SEN生可循成績差向教育局取SEN支援的安排,只適用於小學。有中學副校長向《香港01》重申,該校有限生即使成績再差,但「甚麼針對他們缺憾的支援都沒有」,甚至連教育心理學家也沒有責任要為他們提供建議。副校長強調,承認「有限智能」的標籤屬SEN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張超雄指,有限生的智力較正常水平低,甚至接近智障,他認為局方既然承認他們有需要得到額外幫助,便應將他們納入SEN類別中,彌補漏洞。他又指出,政府於2017/18年施政報告中,終肯為不屬SEN類別的精神病患生提供額外3500萬「學習支援津貼」,認為教育局以至政府均應正視所有有需要的學生,並訂立特殊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