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中學歷史科新課綱刪減「中國史」 人民日報:「獨」害下一代

撰文:葉琪
出版:更新:

台灣教育部早前發布「108課綱」,其中國中二年級歷史科的「中國史」被改為「東亞史」,三國史、唐代武則天等內容被發現有刪除或簡化。
大陸官方傳媒《人民日報》海外版在周二(15日)發文,批評是「『獨』害島內下一代」,「民進黨當局為推動『去中國化』和『文化台獨』,不斷刪改課綱篡改歷史,其直接結果之一是讓歷史教育失去知興替、明得失的意義,讓島內下一代變得淺薄無知」。

政治團體「全民拔菜總部」早前有多名成員赴台灣教育部,以大字報、關公神像等質疑新課綱「去中國化」,表達不滿及抗議。(中央社)

文章引述多位台灣專家學者的意見,例如有世新大學副校長游梓翔,他批評「108課綱」是「去中國化」的一項「失憶工程」,試圖使中國歷史的發展軸線變得凌亂,切斷台灣與中國歷史的緊密關聯。台灣中學教師沈渝亦稱,「中國史」被大幅精簡代,沒有漢高祖劉邦,也沒有中國第一位女皇帝武則天,「沒有了人便沒有了故事,歷史課將變得何等枯燥沉悶?無法知興替、明得失的歷史教育,還剩什麼意義?」

其中世新大學副校長李功勤更稱,「108課綱」反映出民進黨的政治圖謀,「亡其國必先亡其史」,要借此鞏固統治地位。「108課綱」不但美化日本殖民台灣,並且對國民黨執政用「白色恐怖」四字帶過,同時對大陸改革開放以來的成果隻字不提,令造成年輕學生有誤解及誤識,也削弱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文章認為,「台獨教科書」若得不到及時撥亂反正,「拖愈久『獨』害愈深,台灣社會需要付出的代價就愈大」。

文章又提到,網絡調查顯示有近七成台灣網民對「中國史」被刪減表示非常不認同或不太認同,「一如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曾評論,民進黨當局和台獨勢力主導推出的所謂新課綱,數典忘祖,美化殖民統治,企圖割裂兩岸的歷史和文化連接,不僅荼毒台灣年輕一代,更進一步破壞兩岸關系,加劇兩岸對抗,必然遭到台灣社會的強烈反對」。

文章批評「108課綱」是「『獨』島內害下一代」。(資料圖片)

對於「108課綱」的爭議,研修課綱的台灣國家教育研究院曾回應指,「108課綱」的國中歷史教育採用「大段落通史」,著重文化制度史及社會演變的關係。新課綱並非刪除某些熟悉的歷史人物與事件,而是將焦點從過去的帝王史,轉移到歷史的因果關連、社會制度的變遷、民族文化的交流互動,及人民的日常生活。國教院又指,歷史科的目標不是訓練學生成為歷史專家,而是培養學生成為新世代的公民,了解自身存在的世界如何形成,更進一步理解當今台灣在世界的地位及角色。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