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教育部將審新高中歷史課綱 中國史併入東亞史引「去中化」疑慮

撰文:姜庚宇
出版:更新:

台灣教育部課審大會將從11日起連續3天審議社會科課綱,其中高中歷史課綱草案將「中國史」放在「東亞史」的脈絡下討論,引來不小爭議。
有歷史研究人員表示,主題式取代編年史,一直是近年課綱走向,但許多人質疑,教育部是在「去中國化」,過於省略歷史脈絡,將影響學生的歷史觀。

台高中歷史新課綱面臨「去中化」疑慮。(網絡圖片)

台灣教育部課綱審查大會將於11日起,一連3天審議課綱草案中的社會領域,包括地理、歷史、公民與社會。其中歷史科有多項重大變革,包括教學方式由編年史改為主題式,並將中國史部分放進「東亞史」的脈絡中,不再分台灣史、中國史及世界史,而是分台灣、東亞及世界,引發「去中國化」的質疑,恐成為此次課綱修訂的爭論焦點。

台灣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研究員陳培豐表示,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已有很多混雜的歷史現象,如中國和越南、韓國產生很多交集,關係也更多元、複雜。他所做的研究也都是用東亞的觀點去看中國文化,如用東亞的架構看漢字、漢文等等,「觀點不一樣,可以看到更多元、複雜的東西」,且從中國起源的事實是不會變的。中研院副院長黃進興也表示,用區域史取代國別史、主題研究代替編年,是十多年來史學的研究潮流。

國民黨文傳會代理主委唐德明則怒批,把中國歷史放在東亞脈絡,根本就是數典忘祖的做法,「年輕人如果不知道自己國家的偉大以及建國時的辛酸,當然就很難建立認同與歷史聯結,自然就讓民進黨的台獨史觀輕易滲透年輕學子,遂行民進黨『去中國化』的政治目的。」

(聯合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