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照顧聽障母為使命 DSE生發奮入大學 籲接納出身化作成長力量

撰文:鍾蒨宜
出版:更新:

聾人子女驟眼與健全人士無異,但相比一般孩子,肩負更重的負擔。他們除了面對成長的迷茫、學業壓力,更要幫助聽障父母面對日常遇到的困難。18歲的王皓文,自小與聽障媽媽相伴,為母親對外溝通打開一扇窗,解開日常煩憂。他視照顧母親為成長「使命」,亦成為發奮讀書的動力,於今年文憑試考獲7科26分,成功入讀中大地理與資源管理學,冀日後能成為社工、老師,回饋社會。他寄語同路人勿視出身為負擔,可轉化為一種正面的挑戰、成長的力量,亦盼社會能給予更多資源,幫助聾人子女成長。

王皓文認為,家庭是他正面看待的挑戰,媽媽的障礙更是令他和媽媽關係更親密、更懂得關心弱勢社群。(鍾蒨宜攝)

成母親對外溝通橋樑 兒時學懂自立  「仆親都係自己起返身」

王皓文的媽媽是聽障人士,父親是家庭經濟支柱,經常在外工作,他自小便陪伴媽媽應對生活日常難題。皓文指,媽媽配戴助聽器後,仍需要較大聲量、配合讀唇才能理解別人話語,所以有需要時,他會擔當媽媽對外溝通的橋樑。例如學校家長日,他會提醒老師提高聲量、放慢語速,讓媽媽能夠聆聽內容。最難捱的時光,要數疫情期間,人人戴上口罩,令皓文媽媽無法讀唇,別人說話時,也因一罩之隔,外圍環境的雜音,令她無法聽清,要靠兒子打字「傳譯」。

兩母子平日不論大小事,均以文字溝通,「一年都未必打一次電話」。日常瑣碎事,如在家中想找媽媽,皓文說,換作一般小朋友,只要大叫一聲,媽媽就會聽到,相反他「可能叫幾聲媽媽也未必聽到」。他憶述,曾試過在家中跌倒,「仆親都係自己起返身」,再摸著膝蓋告訴媽媽。

曾為出身感自卑 後來坦然接受 母聽障反拉近二人關係

皓文憶述,小時候曾為家庭背景而感到自卑,媽媽有時候聽不懂他的說話,他也會感到煩躁。這種負面想法,直到小學四年級時,已隨之而去。他說,年紀漸長後懂事,對媽媽有多一份了解,明白聽障非媽媽的錯,學會坦然接受。

換個角度,外人視為的身體缺失,皓文說,反而令母子關係更親密,「有時唔講都知對方諗咩」。他說,媽媽不擅說出關愛,卻會以行動表達——她煮得一手好菜,又時常帶他參加親子活動如蛋糕工作坊、去主題樂園遊玩,母子相處時光依然美滿。

成長階段好多嘢都唔係必然,包括有個幸福家庭,但我覺得係咁樣嘅家庭成長,反而係好事,唔係障礙、而係一種使命。
王皓文
皓文說,日常生活要和媽媽面對不同難關。(鍾蒨宜攝)

改善家庭生活水平、帶母到日本旅遊 成考入大學動力

改善母親生活、帶媽媽到日本旅遊,也成為皓文努力應考中學文憑試的動力。他說,小時候不愛讀書,「英文默書最低試過8分」,雙親對學業不施壓,媽媽唯一希望是他考入大學,於是他朝著目標進發,「讀得好佢會開心,但讀唔好都會支持同鼓勵我。」

最終他於文憑試7科考獲26分,順利獲中大地理與資源管理學取錄。修讀這一科,他說,因為喜歡探索世界,亦憶起兒時媽媽喜歡帶他四處走走。他說,家庭出身令自己更懂得關心弱勢,希望畢業後成為社工或老師,回饋社會。

他相信聾人子女在社會上不是一個小群體,盼社會能給予更多資源,助聾人子女成長,亦寄語同路人勿視自己的出身為負累,可以轉化為一種正面的挑戰,充實成長經歷、令人生更精彩。

「成長階段好多嘢都唔係必然,包括有個幸福家庭,但我覺得係咁樣嘅家庭成長,反而係好事,唔係障礙、而係一種使命。我更識得關心人、從唔同角度睇嘢,更加知道弱勢群體有幾辛苦、佢地需要咩幫助。」

DSE放榜日,皓文與李慧校長合照。(受訪者提供)

聾福會:聾人子女傾向遺傳聽障、語言發展遲緩等問題

香港聾人福利促進會一直跟進皓文個案有五年,聾福會輔導中心主任簡綺鑾女士表示,皓文的成功有賴聽障媽媽的積極,「身體力行、比普通家長走多很多步」 ,以行動表達關愛,例如她遇上無法幫助兒子的地方,如在學業、升學疑問,會主動尋求協助,獲得足夠支援。

簡綺鑾指,不少聾人子女在克服各種困難上未必如皓文般幸運。她認為,聾人作為新手爸媽面對更多挑戰,首當其衝是擔心子女有否遺傳聽力問題,因此需在成長的各個階段,仔細觀察有沒有異樣,但礙於聽力限制,有時亦需要親戚、社工幫忙觀察。

聾福會輔導中心社工伍天羽則補充,若家長兩人均為聽障人士,小孩缺少學習語言的語境,容易導致語言發展遲緩。另外,聽障家庭在管教上亦較難實現「埋身指導」。因此,社工介入聽障家庭尤為重要,補足家庭需要、給予意見及支援。

聾福會輔導中心社工伍天羽(左)指出政府並沒有針對聾人子女言語訓練的支援,認為他們有其需要。(鍾蒨宜攝)

聾人子女非SEN生 欠缺社會支援

香港聾人福利促進會於2018年起開始提供聾人子女輔導服務,至今支援過百聾人家庭。聾福會認為,社會上現時對聾人子女的支援並不足夠。伍天羽形容,聾人子女有「肉眼看不見的需要」,現時政府並沒有針對聾人子女言語訓練的支援,只針對援助特殊教育需要(SEN)的孩子,惟聾人子女不屬此類,但同樣有其需求。

除此之外,伍天羽指出,家庭背景令他們更需要同行者的支持和指導,若缺乏支援和對社區的連繫,聾人子女或對家庭背景感到羞愧,「可能會覺得自己爸爸媽媽好奇怪、唔想俾人知道,最終唔願接納自己的原生家庭同身分。」他認為,親朋戚友的幫助、主動尋求社福機構的支援,及與社區建立連繫,是聾人子女迎來正面未來的關鍵。

聾福會輔導中心主任簡綺鑾女士指出,皓文的成功有賴媽媽積極尋求協助。(鍾蒨宜攝)
香港聾人福利促進會於2018年起開始提供聾人子女輔導服務。(鍾蒨宜攝)
hot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