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探秘】花鈿委地無人收 唐宋女性的絕代妝容

撰文:林君穎
出版:更新:

2020年的古裝劇吹起一陣宋代風!先有王凱、江疏影主演、以宋仁宗(1010-1063年)為主角的《清平樂》,後有劉濤、周渝民擔綱演出的《大宋宮詞》,內容講述宋仁宗之父宋真宗(968-1022年)與劉皇后(969-1033年)之間的愛情故事。不僅帶領觀眾了解北宋兩位皇帝事迹,也能一探大宋風采。

知名演員劉濤在《大宋宮詞》裏飾演劉皇后,其臉上的妝容即是宋代后妃劉形的「珍珠花鈿妝」。(百度百科)

兩部劇都在服飾化妝道具上還原宋代風雅,除此之外,也盡量重現宋代后妃獨有的妝容-「珍珠花鈿妝」,在額頭、鬢角與臉頰上黏有一顆顆的珍珠,展現宋代特有的素雅與低調奢華。而女性會在臉頰、額頭等部位畫上或是貼上圖案的面妝,其實是中國傳統婦女的化妝方式-花鈿的一種。

愛美之心,人人有之,早在先秦時期,婦女就開始在臉上黏貼飾物或是描繪裝飾圖案了,這樣的化妝方式當時稱為「」或「點的」。目前出土的戰國時期女俑,其臉上就點有梯形狀的三排圓點,學者推測這是早期花鈿的基本樣貌。到了漢代時,也依然能夠看到繪有圓點裝飾的女俑,據東漢訓詁學專著《釋名•釋首飾》記載,婦女會用紅色顏料點在臉上,本是先秦時天子與諸侯之妾在月事來臨時表示不能進御的一種標識,流傳至民間後,成為婦女必備的裝扮之一。

古代婦女多會在臉上描繪圖案,依位置不同,可粗分為:花鈿、額黃、斜紅與面靨。其中以唐代婦女的妝容最為豐富華麗。(微博@央視綜藝國家寶藏)

花鈿一直到魏晉南北朝時期都沒有消失,更在隋唐五代時大為流行。唐代時婦女熱衷於在臉上畫出不同類型的花鈿,當時的化妝順序就可窺其一二:一敷鉛粉、二抹敷脂、三塗額黃、四畫黛眉、五點口脂、六描面靨(在臉頰酒窩處畫上小點)、七貼花鈿。從考古出土的唐代墓室壁畫,也能看到不少女性以花鈿裝飾臉部,甚至整張臉都是大大小小的花鈿。

圖為五代時期婦女流行的打扮,臉上點綴着各式花鈿。(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另外一個常見的妝容,主要裝飾在兩邊太陽穴的位置,稱做「斜紅」或是「曉霞妝」。據五代後蜀詞人張泌在《妝樓記》記載,這樣的化妝技法是從魏文帝曹丕(187-226年)的宮人薛夜來開始的,因她的臉頰不小心撞到屏風,鬢邊血流不止,即便是痊癒後也留下了像是新月般的傷疤,雖然破相,但這個疤痕反而引起宮女們效仿,流行至唐宋。

另一個知名的妝容是在臉頰上的酒窩位置點上小紅點,稱做「面靨」。這個妝飾則與三國時代孫權(182-252年)之子孫和(224-253年)有關。孫和相當寵愛鄧夫人,有次不小心用水晶如意碰傷了她的面頰,儘管抹了藥膏,但藥膏中琥珀太多,使鄧夫人臉上還是留下「赤紅如珠」般的斑點。然而,愈是近看卻愈加美麗,從此蔚為風潮。

上述三種妝容都在唐代大放異彩,宋代婦女也依然習慣用花鈿來裝扮自己,不過宋代的主流化妝風格已與唐代大不相同。詞人晏幾道(1038-1110年)的《菩薩蠻.嬌香淡梁胭脂雪》稱:「嬌香淡梁胭脂雪,愁春細畫彎彎月。花月鏡邊情,淺妝勻未成」,詞句描繪出宋代婦女臉上淺淡的妝容。這是由於理學盛行,不僅改變宋人的生活與思考方式,也連帶改變審美風尚,如文人蘇軾(1037-1101年)曾說:「幽居默處,而觀萬物之變,盡其自然之理」,有了追求自然的思想轉變,導致宋代審美普遍偏向清秀質樸,所以宋代女子妝容極為素雅,儘管仍有額黃、鴉黃(婦女塗額頭的黃粉)、眉黛、紅粉、口脂與花鈿等妝扮,但用色上相當典雅,不如唐代女性豔麗。

圖為傳世的宋仁懷皇后朱氏畫像,臉上的珍珠都按照花鈿、斜紅與面靨的位置黏貼。(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在淡雅的妝扮下,宋代花鈿的樣式不如前代多,但都非常精緻。且宋代后妃命婦們還流行在眉間貼珍珠做為花鈿裝飾,即前述「珍珠花鈿妝」。黏貼珍珠的位置,與唐代的花鈿、斜紅和面靨是相同的。這樣的打扮,可以從后妃命婦的畫像看到。由於珍珠相當稀少,因此在臉上黏貼珍珠的妝扮只流行在后妃之間,元明時期,婦女只有在重大場合才會貼上花鈿,到了清朝,花鈿就從婦女妝扮中消失。

從過去清宮戲《延禧攻略》的熱播,民眾開始注意到清代婦女流行的妝容,如絳脣妝,帶起了仿妝風潮,也讓往後的幾部古裝劇如《長安十二時辰》、《鶴唳華亭》除了專注服飾、道具、禮儀方面的考據外,順帶重現當時婦女流行的打扮,讓觀眾對於過去朝代的流行文化有更多不同層面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