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觀點.中環摩天輪】政府「搬龍門」 釀摩天輪交接鬧劇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近日,中環摩天輪突然停業,不少旅客抵達後慘吃閉門羹,皆因去年政府就摩天輪的短期租約重新招標,並由新營辦商中標,而新舊營辦商一直就摩天輪設施交接談不攏,舊營辦商更揚言最早於周四(9月7日)拆卸摩天輪,最終可能兩敗俱傷。然而,這並非單純的商業糾紛,而是政府一手製造出來的亂局,這再次突顯政府以「自由經濟」推卸自身責任、掩飾施政無能的惡習。

新舊營辦商未能協議,摩天輪或須拆卸。(資料圖片 / 李澤彤攝)

摩天輪叫好叫座 拆卸將不利旅業

當初,有傳中環會興建一坐摩天輪,社會普遍都不看好。2012年,政府就摩天輪現址的土地公開招標,瑞士公司 Swiss AEX 中標興建摩天輪,獲得三年營運權,該摩天輪於 2014 年開業,現時現已成為香港的特色景點。營辦商當時預期摩天輪每年約吸引 100 萬人乘坐,摩天輪開業至今三年,共吸引 500 萬人入場,成績比預期為佳,觀乎外國的旅遊網頁,該摩天輪亦獲得不少好評,近年更有人期望該摩天輪能夠改成永久設施。

在摩天輪開幕後,現任營辦商的行政總裁 Leon Snep 曾經讚揚投資推廣署,由該公司遞交標書到開幕都有提供協助,期望兩者關係「合作無間」。只是,這一切都已成過去式,因為發展局原定在去年收回用地,連同附近地皮一併發展,及後再決定用地延至 2020 年,令摩天輪可再營運多三年,但政府的處理方式並非與現有營辦商商討新合約,而是將一切推倒重來,開放招標,結果 Swiss AEX 意外落選,由新營辦商 TECL 中選,造成現時 Swiss AEX 被政府棄若敝屣,新舊營辦商交接近乎破裂的亂局。

或許有人問,摩天輪所在是政府用地,重新招標又何問題?其實早在去年五月的海濱事務委員會,有委員擔憂如果重新招標,摩天輪服務會在交接期間受阻,但這似乎非主流意見。而不幸的是,交接真的有誤。而只要細心分析,就可知有關安排的不合理之處,對舊營辦商、新營辦商,以至從整體社會利益來,都並不公平。

位於中環海濱長廊的摩天輪疑於無預告的情況下停業。(林若勤攝)

政府搬龍門 造成多輸局面

對現有營辦商來說,觀乎其經營表現,不但入場人次目標超額完成,而且口碑不錯,政府其實可以考慮按其營運狀況,優先與這家營辦商續約。雖然對有商業價值的短期租約用地,公開招標是常用的方式,因為較為公平及透明。但對於一些同樣以短期租約向政府租地的私人會所地及棕地等,政府卻沒有公開招標。試想,假如根據同樣的「公平、透明」原則,政府將粉嶺、深水灣高球場作公開招標,會否招徠一些國際大球會,以更高的租金向政府租用這些球場用地?如果高球場可以毋須公開招標就和現有營辦商續約,為何摩天輪不可以有同樣安排?土地是珍貴資源,港人要求政府公平分配土地,合理之至,政府必須澄清為何在批地安排時鬆時緊。

而且,在當年的標書,政府似乎沒有規定摩天輪的經營權一旦有改變,相關硬件設備會否保留,因此才出現由兩家公司自行談判的局面。但實際上,要求失去經營權的現有營辦商出售其摩天輪,難免令人覺得是「打死狗講價」,而過去外國也曾出現過摩天輪停止營運後向海外轉售的例子,意味舊營辦商不一定會將摩天輪賣給新營辦商。假如政府在重新投標時「在商言商」,鬧出交接爭拗時又要求現有營辦商「顧全大局」,不斷搬龍門,對現有的營辦商公道嗎?

而對於新營辦商而言,現時政府的安排亦不理想。摩天輪並非一些易於安裝的小型機動遊戲,而是高 60 米、投資額逾億元的大型設備,其建設在在需時,新營辦商若無法向現有營辦商購入摩天輪,就只得自行興建。據估計,如果新舊營辦商仍然談不攏,重建摩天輪需時約 20 個月,加上政府部門需時做安全審查,但新的經營合約亦只有三年,意味營運年期只會一再縮短。假如三年之期一過,政府又要求重新招標,類似的交接鬧劇會否再次重演?現時的新營辦商屆時會否變成另一個苦主?

近年吸引不少旅客的中環摩天輪,坐落於中環九號、十號碼頭前的短租空地。

只懂招商遇事卸膊 誰再敢來港投資

從香港的整體利益來看,目前香港旅遊業最缺乏的,是一些有特色、具吸引力的新景點,香港難得有了一個叫好又叫座的摩天輪,如果新舊營辦商最終未能達成共識,整個摩天輪需要拆卸,再重新建設,亦即在未來一年多時間,香港將失去一個具特色的旅遊景點,而享有世界級璀璨夜景的中環海濱,又會淪為一個「沙塵滾滾」的地盤,不但訪港旅客失去了一個旅遊好去處,本港市民也失去了一個珍貴的市區休憩用地。造成亂局的政府,卻以這只是「自由市場」下兩個營辦商的問題為由推卸責任,再次顯示官僚的無能與荒謬。

今天政府稱一直有跟進交接工作,又呼籲新舊營辦商妥善處理,卻沒有反思交接混亂,實跟招標安排不當有莫大關係。政府的短租批地方式不一,又沒有考慮現實狀況,理應負上最大責任。政府找得如Swiss AEX等外資企業在港投資,但外資機構碰上僵化的官僚、遇上了經營麻煩,當局卻闊佬懶理,政府憑甚麼給國際投資者來港創業的信心、吸引新投資為香港開創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