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觀點】法國大選結果:馬克龍未「贏」 勒龐未「輸」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法國總統大選結果塵埃落定,39歲的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在幾無懸念下,成為法國歷來最年輕總統。不過近年法國總統大選,當選者每每風風光光上台、卸任時卻灰頭土臉,故今次馬克龍談不上「贏」了甚麼,因為等待他的仍是滿途荊棘;而他的對手、極右國民陣線候選人馬林勒龐(Marine Le Pen)其實也說不上「輸」了,如果法國經濟民生的困頓得不到解決,極右捲土重來、贏得法國總統大選並非癡人說夢。

39歲的馬克龍是法國史上最年輕的總統。(路透社)

延伸閱讀:法國新總統誕生 馬克龍以6成6得票大勝 馬林勒龐承認落敗

驚天動地的忘年戀 大選倍添「花生味」

今次法國總統大選之所以受到矚目,或多或少因為馬克龍的花邊新聞,年僅39歲、年青俊朗的他已經有7個孫,但卻和他沒有血緣關係,馬克龍的妻子是現年63歲的特羅尼厄(Brigitte Trogneux),兩人原是師生關係,早在1993年,只有40歲的特羅尼厄和15歲的馬克龍相戀,當時已經和丈夫育有3名子女的特羅尼厄,更為了和馬克龍一起,決定和丈夫離婚,兩人終在2007年排除萬難結為夫妻。這段驚天動地的忘年戀,為今屆法國大選增添了不少「花生味」。

1993年,馬克龍還是高中生,他在鋼琴和演藝比賽中得獎,很受老師歡迎,當年他在劇團中遇上老師特羅尼厄,兩人隨即墮入愛河。(France 5)。

相比馬克龍的情史,今次大選對法國政局實有更深遠的意義,就是中間派的馬克龍當選,撼動了法國的政治板塊。自從1958年,強人戴高樂(Charles de Gaulle)建立第五共和以來,法國總統寶座一直是中間偏左社會黨,與中間偏右共和黨(其前身為人民運動聯盟)之爭,例如在2012年的大選,社會黨的奧朗德(François Hollande)擊敗了尋求連任、共和黨的薩爾科齊(Nicolas Sarközy)。故馬克龍以中間派身分當選,改變了法國近60年來的左右政治分野。

傳統政客不濟 造就馬克龍上位

法國政治板圖之所以出現如此改變,原因不難明白,正如一些法國選民所說的,他們已經試過偏右的,也試過偏左的,但都沒有為法國帶來好的改變,除了經濟、民生的困頓未見出路,令奧朗德的民望由上任初期超過六成插水式跌至只有4%;而且,傳統政客對權力與金錢的「吃相難看」,亦令選民深感厭惡,例如一度是熱門人選、在薩爾科齊年代擔任總理的菲永(François Fillon),因為被指僱用本身有全職工作的妻子,擔任其國會助理,沒實際工作的她卻領取數十萬歐元薪金,是次「空餉門」事件不但重創菲永的選情,令他在第一輪投票出局,更令選民對傳統政客心死。

法國共和黨候選人菲永(右)涉嫌虛聘妻子佩內洛普(左),以議員助理名義領取薪金。(路透社)

於是,在民心思變下,中間派、形象相對清新的馬克龍就成為法國選民的新選擇。只是,雖然馬克龍「贏」了選舉,但等待他的卻是一個爛攤子。法國政府的財政狀況並不理想,政府財赤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曾在2009年高達7.2%,雖然近年當局大力節省開支,令財赤佔生產總值比例降至去年的3.4%,但仍和歐盟定出的3%警戒線仍有一些距離。

+14

延伸閱讀:【法國大選】出爐總統馬克龍 承諾改善經濟 能做找數真漢子嗎?

下月國民議會選舉 馬克龍首個考驗

而法國政府撙節開支的代價更相當沉重,就是令法國經濟更欠動力,去年法國經濟增長只有1.1%,低於歐元區整體的增長1.7%,更致命的是法國的失業率逾10%,較深陷脫歐風暴的「世仇」英國的4.7%差得多,其中25歲以下年輕人失業率,由2007年時約18%,升至目前約24%。法國政府財政負擔沉重、經濟疲乏難興、失業率持續高企、年輕人人浮於事,任誰當上法國總統,都肯定如坐針氈。

因此,雖然馬克龍開出了不少競選支票,例如一邊增加開支、一邊又要削赤,更矢志改革僵化的勞工法例,目標是將失業率降至7%。但在法國的政治體制下,馬克龍要實現這些改革,要過的另一關是6月的法國國民議會選舉之中,馬克龍所屬的政黨能否取得過半數議席,又或至少組成支持他的執政聯盟,讓他可挑選自己屬意的總理人選。但馬克龍所創立的「前進黨」(En Marche)只成立了短短13個月,他能否再創一次奇跡,打破社會黨與共和黨佔國會絕大多數議席的局面,尚待觀察。若馬克龍在這次被稱為「第三輪總統選舉」的選戰中受挫,他極可能淪為跛腳鴨總統,縱有志亦難伸。

延伸閱讀:【法國大選】劍指6月國會選舉人人爭造王 馬克龍兩手準備迎共治

民眾切身處地感受到,實施歐元生活大不如前,因此有部份人支持法國極右政府國民陣線參選人馬林勒龐的主張。(路透社)

惟就算馬克龍能夠破關斬將,下月才贏得國會選舉「全面執政」,就可以法國帶來正面的改變?例如現時愛麗榭宮與國民議會,同樣由社會黨控制,但奧朗德的施政仍難言順遂,如開徵富人稅、降低失業率等競選支票最終都「彈票」收場。法國的經濟民生沉痾,會否因馬克龍上場就全面改觀?現時似乎未有太多樂觀的理由。

法國經濟沉痾難治 「勒龐」有選未為輸

同樣值得留意的是,在今次選舉之中,極右的馬林勒龐雖然「輸」了,但是她的得票率卻高達34.2%,較他的父親老勒龐(Jean-Marie Le Pen)在2002年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的17.8%,明顯高得多(當年當選的為希拉克(Jacques René Chirac),得票率達82.2%),在在顯示法國長年以來的經濟民生困境,不斷為民粹、排外的極端思想提供養份,如今極右勢力已非多年前備受訕笑的吳下阿蒙,而是法國政壇中不容小覷的極端勢力。

馬林勒龐的外甥女馬雷夏爾勒龐(Marion Marechal-Le Pen)。(Getty Images)

如果馬克龍上任後未能為法國帶來改變,五年後的總統大選,馬林勒龐會否捲土重來?還是老勒龐口中的更佳總統人選──她的外孫女、現年28歲的馬雷夏爾勒龐(Marion Maréchal-Le Pen),會帶領極右勢力奪取法國總統寶座?當特朗普也可以當選美國總統,要是有天法國選出一個極右總統,似乎也不太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