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淪為「兵工廠」 何以博文約禮?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周二(19日)下午警方在記者會上公布在香港中文大學校園內搜獲3,900枚汽油彈,更形象化地形容「每十秒丟一個,要丟十一個鐘」。除了汽油彈之外,校園內更搜出大量弓箭、自製彈射器等武器。如此龐大數量的武器,已儼如「軍火庫」,對公共安全構成極大威脅。眾所周知,中大校訓是「博文約禮」,我們在同情追求社會公義的年輕人的時候,也必須認清,參與抗爭的激進份子使用之暴力手段,與他們曾經佔據的這所學校寄語莘莘學子的使命——德智並重背道而馳。每個人都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不能心存僥倖地以為干犯嚴重罪行仍可逍遙法外。學會這點也是年輕人成長的一部分。

3,900枚汽油彈這個數目足以震撼一個文明社會,絕對並非說一句「他們只是年輕人」能夠抹掉。這些武器可用於攻擊警察,也可以用來對付持不同意見的人、破壞或縱火,更嚴重的是會滋長「勇武」心態,甚至自我膨脹出一些極端的想像,在「佔領」中大期間,便有人鼓吹可以「建國獨立」。這些行為絲毫沒有值得美化的地方,都是極為危險而且必然會引起嚴重後果的,事後回看,只能慶幸沒有人進一步走向不歸路。

太多人廉價地拋出一句「他們還年輕」,對暴力示威者的不良心理與行為視而不見、選擇性忽視,任由他們錯下去。「01觀點」早已不斷提醒,不斷地縱容暴力示威者,最終只會令他們犯法的路愈走愈遠、結果害了他們。無論多麼愛護孩子,都應該「是其是、非其非」;就像看到孺子爬井,我們任由他掉下井中是否就是「愛護」?

警方指中大搜獲3,900枚汽油彈。

中大一事本已是一個警告,理大衝突更是一個活生生的例證。毋庸諱言,暴力示威發展至今,部份人已鑄成大錯,無法不為自己所做的行為負責。年輕絕對不是逃避責任的一個藉口,正如警方公共關係科總警司郭嘉銓周二在記者會所言,「一個汽油彈由15歲、25歲定35歲嘅人掉出嚟,殺傷力都係無分別」。學會面對犯錯、承擔責任本來就是成長的一個過程;永遠心存僥倖只會逃避、推卸責任,最終很可能只會成為「巨嬰」。

正正因為年輕人是這場社會衝突的主體,當中不少是抱着改變社會、為自己創告「光明未來」的赤子之心投入運動,才贏得社會多數人的同情,但也正如中大三所創校書院聯合、新亞與崇基,乃至八十年代創立的逸夫書院各自的院訓「明德新民」、「誠明」、「止於至善」、「修德講學」,無一不對學生提出品德要求,所以我們才希望社會、師長、家長能同時教導他們學會承擔責任,而不是逃避。當然,法理情之間如何平衡,也是每個社會恒常面對的難題,更生也是現代文明社會懲處制度中更重視的價值與目標,如果干犯了嚴重罪行,難以逃避應有的刑責,只能在過程中改過自新,爭取早日重投社會。

法與情之間、同情與教訓之間的界線本身就不易拿揑,但我們無論是何種立場,都不應被政治或仇恨沖昏頭腦,應當發揮「和理非」精神處理問題。「和平、理性、非暴力」是放在任何政治光譜都通用的原則。近日赴理大協助留守年輕人和平離開的社會精英,就很好的發揮了這種不問政治立場的「和理非」精神,並證明了其對解決當下香港困局的重要力量。

周一(18日),三路「和理非」人馬各自為緩解理大局勢奔走。得悉有學生被困理大內的眾多中學校長在立法會議員葉建源的組織下開始與警方商討如何能營救這些學生。這眾多中學校長本就可能來自不同的政治立場,但他們當下只想令學生安全,避免最惡劣的流血收場。另一邊,理大校董會主席林大輝亦與警方商討如何更和平解決問題。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港大法律學者張達明等人也在接到求助後,動身前往營救。他們與更多在後方支援的人並肩同行,發揮真正「和理非」的精神,逐步化解一場令市民掛心擔憂的危機。

11月19日,理大20名義務急救員及部份留守人士,即將離開。無國界醫生有派員入內協助。(余俊亮攝)

根據現場消息,當時理大內有不少學生不知所措、極感絕望,甚至相擁而泣,在被游說離開之時,有人阻止、有人不捨。這些場景令人傷感,慶幸行動沒有白費,數百計留守者接受安排,離開理大。這些人清楚被告知他們會被即場拘捕或將來可能面對拘捕的風險,他們願意離開,一方面說明他們對個人安危感到擔憂,另一方面也說明他們不再心存僥倖地選擇逃避。而社會各界不同立場的「和理非」也應從這件事情中了解,用理性力量發揮社會責任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