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選民向硬闖說不 「軟脫歐」回歸?

撰文:陳冠東
出版:更新:

英國大選結果出人意表,雖然在選舉中期開始,選戰的討論焦點轉到社會福利政策,但亦無法掩蓋今場選舉帶來最重要的影響是脫歐談判的方向。懸峙國會令保守黨不能再在脫歐談判上獨行獨斷,必須尋求其他黨派的支持,去年遭文翠珊革職的前財相歐思邦(George Osborne)表示,投票結果意味着「硬脫歐被丟進垃圾桶」。不過,新國會中仍有60名保守黨議員屬強硬脫歐派,比選前更弱勢的文翠珊要駕馭他們談何容易,新政府將面臨一項艱巨的任務。

內政大臣盧綺婷(Amber Rudd)僅以346票險勝、 參與撰寫競選政綱的內閣辦公室長甘文彬(Ben Gummer)落選、自1918年就是保守黨陣地的坎特伯雷(Cantebury)選區轉投工黨,選戰結果揭曉得愈多,就可想到保守黨黨員的面色會是多麼難看。賠了夫人又折兵的文翠珊在自己選區發表勝選演說時面如死灰,她已知道自己算錯了。

選舉結果對保守黨來說是一場災難,不單與預期有落差,還使保守黨失去國會的過半優勢,文翠珊舉行了一場不必舉辦的選舉自殘,表演了一次卡梅倫式的政治自殺,也為英國的未來增添更多不穩定因素,因為在10日後,脫歐談判將會正式展開,先安內後攘外算盤打不響的文翠珊新政府,面對歐盟更顯弱勢。

DUP黨魁范愛玲對唐寧街的要求,或會左右脫歐走向。(路透社)

脫歐公投的震撼已過一年,大部分英國人似乎亦接受了公投結果,並為尋求更好的脫歐結果而努力。文翠珊和她的團隊原本希望透過大選得來的民意授權,來通過她希望達致的「硬脫歐」,亦即脫離單一市場,停止人員自由流動。雖然沒有明確指標顯示民眾希望透過大選否決「硬脫歐」,因仍有不少原本支持脫歐的議員勝選,但大選的客觀效果卻是工黨在郝爾彬的領導下復生,加上其他黨派也大都支持「軟脫歐」,勢與工黨聯手在國會內向保守黨施壓,令其對脫歐取態需作相應妥協。正如工黨黨魁郝爾彬所言:「首相說她舉行大選是希望得到民眾授權,但授權結果是保守黨失去議席、選票、支持和民眾信任。」

  ​​DUP脫歐姿態較軟

文翠珊已獲北愛爾蘭民主統一黨(DUP)背書,着手籌組少數派政府。DUP願意伸出援手,除了因為本身政治立場與保守黨內強硬派接近,亦是為了阻止與北愛獨立派組織新芬黨有聯繫的郝爾彬入主唐寧街10號。不過,DUP雖然也支持脫歐,但部分主張與「硬脫歐」不同調,最大分野在於DUP反對在北愛與愛爾蘭之間重新實施邊境管制。

一般估計, DUP支持文翠珊的一大要求是英國政府在脫歐後保持北愛與愛爾蘭邊境開放。歐盟表明不會分開處理愛爾蘭邊境問題。換言之,英國要與歐盟其他國家保持人員自由流動,才能達到民主統一黨的要求。DUP在政綱上有「與歐盟達成貿易及關稅協議」及「保護在英的歐盟公民及在歐盟內的英國公民權利」等字眼,跟維持現狀無甚分別,文翠珊與該黨結盟,為保政權便要放軟脫歐姿態。

  ​「硬脫歐」派不會輕言放棄

然而,保守黨內的「硬脫歐」派恐怕不會罷休。文翠珊在4月時宣布大選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得到更多議席來消除黨內強硬派影響,確保脫歐談判順利,可是大選結果卻令她變得更弱勢,不但要借助外力重新組閣,新國會內也仍有近兩成黨友屬於主張英國與歐盟清清楚楚一刀兩斷的強硬派,他們手握更多權力,當文翠珊出現放軟傾向時,他們亦可等到10月黨大會時換上心儀領袖,甚至突然發難逼宮。

文翠珊大選失利,或令硬脫歐胎死腹中。(路透社)

再者,現今文翠珊勢弱,難以壓下巨頭林立的保守黨,包括盧綺婷、外相約翰遜(Boris Johnson)、在大選表現出色的蘇格蘭保守黨主席戴維森(Ruth Davidson)、脫歐事務大臣戴德偉(Ed Davis),甚至在大選中多次批評文翠珊競選策略的前財相歐思邦,全部都有力問鼎黨魁位置,一旦黨內或與民主統一黨的聯盟出現問題,文翠珊在18個月的談判期限內可能要再舉行大選。

  ​好消息:可放下英國分裂憂慮

未來在談判桌上保守黨到底是由脫歐派還是留歐派話事,從新政府如何回應歐盟所提出先付「分手費」,再就未來雙邊貿易關係展開談判的條件,或許看到端倪。就英國在脫歐談判的策略而言,大選結果最有利的因素是蘇格蘭民族黨失去21席,黨內一些著名領袖如前黨魁薩蒙德(Alex Salmond)及副黨魁羅伯森(Angus Robertson)分別被保守黨候選人拉下馬,蘇格蘭首席部長施雅晴(Nicola Sturgeon)將難以推動短期內第二次獨立公投。蘇格蘭留英將令倫敦當局放下心頭大石,最少脫歐暫時不會導致英國分裂。同樣情況亦可應用到北愛爾蘭身上,DUP成為「造王者」,將使文翠珊施政時會更考慮北愛的問題以爭取他們支持,北愛的離心應會減低。

歐盟首席談判代表巴尼亞給予的喘息空間,對英國來說也不一定是好事。(路透社)

  ​歐盟或乘文翠珊之危獲利

另一方面,歐盟似乎亦對大選結果感到意外,這意外對歐盟來說也不一定是好事。歐盟當然希望英國政府能穩定施政,因為他們需要一個不會在談判有結果後「U-Turn」,又能把協議推銷給國民的政府。但現時保守黨勢弱,文翠珊能否守諾當然是未知之數,最壞情況將會是兩年後英國沒有達成任何協議下脫歐。

英國亂象將令歐盟的談判策略需要微調。歐盟內部也有強硬派,希望在談判中對英國更嚴厲,讓其他成員見到背叛的代價。對歐盟領袖來說,文翠珊若藉大選建立有強大民意授權的政府,也許在談判中會有更大的妥協空間,如今他們卻要擔心,面對國會內軟硬兩派拉鋸,文翠珊或不會或不能再求快。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Jean-Claude Juncker)在選舉後表示,選舉結果沒有讓談判變得更易。歐洲議會最大黨主席韋伯(Manfred Weber)在大選結果出爐後,點出了歐盟對英國大選的感覺:「歐盟團結,英國嚴重分裂,文翠珊希望(從大選)得到穩定,卻為國家帶來混亂。」英國人繼續在「軟」「硬」脫歐之間搖擺不定,歐盟卻不太可能把2019年3月這個談判底線延長。

脫歐公投將滿周年,經濟衝擊開始緩慢浮現,多個大型金融機構紛紛縮減在英業務,其中德意志銀行把4,000名僱員調離倫敦,佔其在英國人力近半。英國招聘與就業委員會早前警告,英國60個專業,包括工程師與IT專才向外開放的職位,申請人數急劇下降。歐盟首席談判代表巴尼亞(Michel Barnier)表示,會等到英國穩定下來才會開始談判,對英國人來說,這番好意可讓他們得到一息喘息空間,但隨後將是更倉促緊迫的呼吸。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敬請讀者留意。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