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工經濟」當道 台灣經濟繁榮背後的數據迷思

撰文:屈彥辰
出版:更新:

2015年,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發佈報告,針對全球111國自2001年至2011年這十年間的收入增長進行調查,指出在台灣有九成民眾收入為中產以上等級,「可說幾乎沒有窮人」。

2019年5月,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發表一篇文章,指出在中產階級佔人口比例的統計圖表中,亞洲表現最好的是台灣,沒有極貧,低收入者也相當少,中產階級超過60%,加上富裕人口占整體社會約99%。

共享經濟平台興起,共享經濟一詞也包含着零工經濟的意涵在內。 (多維新聞網)

倘若根據前述兩間美國智庫的報告,台灣看起來確實是「經濟景氣繁榮」。

一般而言,研究者會將每日生活費分成五種等級:貧窮,每日生活費2美元以下;中產階級,每日生活費10至20美元;中高收入,每日生活費20至50美元;高收入,每日生活費50美元以上。若以台灣現行最低薪資新台幣23,100元、一個月30天計算,在不考慮儲蓄、房租、償債等支出的情況下,台灣每日生活費約是新台幣770元,折合美元約25.55元,已位列中高收入,是比中產階級還要好的情況。

2016年4月14日,人們在美國洛杉磯市中心參加遊行。 當日,數千名工人在美國洛杉磯市中心參加示威遊行,抗議過低的工資水平,要求全國範圍內的最低工資標準上調至每小時15美元。(新華社)

那麼,令人不禁想問,橫掃全球的「零工經濟」(Gig Economy)風潮為何同樣在台灣流行?問題的癥結點恐怕不在於物價,而是房租以及終生望不見買房希望的高房價。

台灣行政院每年公布年薪資成長率、平均薪資成長率、人均GDP成長率等等,單論數據層面的話,台灣人確實沒有過得比較差,根據美國皮尤研究中心跟CSIS智庫的報告亦是如此。但是,如果輔以廣大租房族的房租、水電開銷,一同綜合檢視的話(台灣租屋族約有300萬人),台北市平均月租是新台幣10,392元,且必須視台北市不同地區暨房型而有所增加,細算後不難發現最低薪資23,100元根本是入不敷出,更遑論能不能支撐房價負擔。

試問,台灣領最低薪資的青年朋友在扣除完房租、各種開銷後,有誰的每日生活費可以落在25.55美元?青年貧困現象便是由此而來。

青年普遍面臨低薪問題,對未來的茫然油然而生。 (多維新聞網)

此外,「零工經濟」的出現不僅是一種如樂觀的經濟學家所稱的新型經濟型態──一種人人可同時當老闆也是員工,善用時間、閒置資產與高端專業技能的經濟型態,它出現的另一層社會意義是:反映出就業環境、薪資停滯等等的經濟惡化情況。更甚者是「零工經濟」之於坐領低薪的青年,是一種能稍稍平衡收支的經濟型態,又可能在青年屆臨30歲或35歲薪資天花板時,成為另一份重要的收入來源。由此可知,現行的經濟指標、統計等等,不見得能真實反映出實際的經濟情況。

純論經濟表現數據的話,反而會陷入「數據迷思」。這個迷思在於,須知台灣領最低薪資的勞工多為從事高取代性、不需高度專業技能、高工時、低報酬工作的勞工,這部分不全然可以反映在數據上,例如台灣中小企業常見的行政助理、大部分的服務業工作等皆屬之。故台灣施政者若只論薪資面、數據面,而不思考如何幫助勞工提升技能,或者是幫助勞工獲取專業技能,政策效果必然相當有限,因為低薪與否的關鍵是在手上有沒有「生財工具」(即專業技能)。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於2019年4月曾發表過報告,指出OECD國家的中產階級呈現萎縮,造成之原因為「生活成本上升」(物價上漲)、「收入不及支出」(低薪問題)、「技能門坎提高」(基礎技能與高端技能的落差)等,讓「千禧世代」(1980至1990年出生的世代)越來越難以「實質」躋身中產階級──這才是現實。

綜上所述,研究者也好,施政者也罷,數據都只是輔助。與其迷信數據,不如實際走訪各產業,了解癥結所在,才能對症下藥。特別是台灣2020年總統大選在即,三組候選人已經歷兩場政見發表會,當中都不約而同聚焦於台灣經濟發展的現況,卻有着天差地遠的解讀。這樣看來,擺脱數據迷思,或許是未來台灣執政者不可避免的要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