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29】朱耀明憂明年服刑首缺席燭光晚會:我們今晚維園見

撰文:李偉欣
出版:更新:

每個年代都有一些大事發生。年屆74歲的朱耀明牧師,他的年代是六四,這一代人便是雨傘運動。兩代之間,歷史如水輪轉,中國與香港的關係是如此密不可分。
近年學界彌漫一股悼念六四是行禮如儀、公式化的氣氛,又或是香港人並無責任建設民主中國的思潮,多年來心繫平反六四的支聯會常委朱耀明牧師(朱牧)接受《香港01》專訪時,無意遂一反駁這些觀點,只是淡言地說:「如今社會欠缺的不是悼念儀式,而是悲憫之心」。
明年就是六四事件30周年,但有份發起2014年席捲香港的佔領行動的他,也許會為佔中案件而身陷囹圄,被問到明年最想見到六四晚會是甚麼景況,迫爆維園?學聯回歸還是得到八大學生會支持?朱牧說只是希望平反六四的種子,得以承傳下去:「我們要做的是把信念加強,而非打碎。」

朱耀明形容,支聯會是香港歷史上最強的一個組織,一直凝聚著香港人。(張浩維攝)

29年前的6月4日,中共以坦克、槍炮鎮壓民主訴求,八九民運最終在一片鮮血中落幕,但當時政權仍未有放鬆,繼續搜捕民運人士。此時一群港人本著良知和勇氣,將300多名民運人士秘密救走,朱牧正是「黃雀行動」其中一名骨幹成員。多年來,他從不缺席六四集會,形容支聯會是香港歷史上最強的一個組織,一直凝聚著香港人,堅守「釋放民運人士、平反八九民運、追究屠城責任、結束一黨專政、建設民主中國」這五大綱領。

對年輕一代來說,雨傘運動可說是他們的政治啓蒙,影響他們對政治的態度,而對上一代人來說,平反六四是他們的目標。支聯會每年6月4日在維園舉辦燭光晚會,但近年學界出現一種集會悼念只是行禮如儀的聲音,八大學生會更表明不會出席,本土派直指「鄰國之事,與我何干?」。

朱耀明表示「六四燭光就好比對屠殺政權的譴責,爭取民主的心不熄」。(張浩維攝)
每每想起他們,六四燭光就好比對屠殺政權的譴責,爭取民主的心不熄。
朱耀明牧師

有人欲撲減維園的燭光

朱牧表示,每個時代都有其對於某一個時代的看法,爭論是否去維園實際上沒有意義,「我們這一代人親眼目睹這場屠殺,我見證著逃難的民運人士,家屬30年來承受的痛苦,每每想起他們,六四燭光就好比對屠殺政權的譴責,爭取民主的心不熄」,而我們一直延續燭光,將這段歷史展現,就是希望大家不要淡忘。朱牧又說,最本土的就是他們那一代人,「我們一直以香港為本位,由當年推動『港人救港』運動,為香港人爭取護照、居英權,到如今爭取普選,不單是為了中國同胞,亦是為了未來香港的民主」。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每年在維園選四集會舉起良心燭光,就是對殺人政權的控訴」,但不少人欲將燭光撲滅。朱牧透露,自2003年以後,他收到中方官員的信息和本港的社會賢達傳話,勸支聯會不要再辦集會,勿再刺激中國政府,故他強調,如今仍能在中國的領土上燃點燭光,譴責這個政權,只有香港才能做到,「大家應該珍惜,將爭取民主的心加強,而非將其打碎」。

當年目睹屠城的慘況,朱耀明牧師問上帝:「我可以做甚麼」?(張浩維攝)
將爭取民主的心加強,而非將其打碎。
朱耀明牧師

逃避六四是歷史的脫節,還是厭棄中共政權?

年輕一代選擇逃避關注六四,是對歷史的脫節,還是中共政權的厭棄?「中共專橫,對香港的打壓越見嚴重,令年輕人感到厭棄,但悼念六四正是對這個專制政權的控訴!你選擇無視,但這個政權正在逐步影響著香港人,不論在教育、司法制度亦然」。朱牧語帶激動地反問:「若果這個政權不怕港人舉辦六四集會的話,為何要更改中史教科書內容?是因為懼怕會挑起學生的良知!」朱牧想說的是,每年的六四集會並非行禮如儀,而是發揮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當年今日

當年目睹屠城的慘況,朱牧問上帝:「我可以做甚麼?」不久後,已故的支聯會前主席司徒華邀請他參與「黃雀行動」,協助民運人士。 談到這29年來最深刻的回憶,朱牧說,是與當年他曾協助拯救逃亡國外的民運人士再次會面,「29年前逃亡出來的人,我跟他們只有一面之緣,當時見到他們的模樣是很徬徨無助、落魄,一無所有,自己覺得十分心酸。去年開始,我展開探訪之旅,其中一位探望的人是封從德,我見到他建立了事業,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充滿朝氣,我感到十分高興和安慰」。

朱耀明牧師明年也許要缺席維園六四燭光晚會。(資料圖片/黃永俊攝)

30周年的盼望

明年便是六四事件30周年,被問到對支維園集會有何期望時,面前這位頭髮花白的老人笑言:「明年我或許在監獄之中,在監獄中講這段歷史」。有份發起佔領行動的朱牧,被控串謀作出公眾妨擾等罪,案件將於九月在區域法院再訊。他再三強調,一直以來,支聯會傳遞的信息很簡單,並不複雜,只是大家對中共政權厭棄,才會出現分歧,「但正正因為這樣,我們才要奮鬥,放棄就沒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