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遊樂場愈嚟愈悶 僅剩一個沙池喺邊?首座共融遊樂場係邊區?

撰文:陳銘智
出版:更新:

對小孩子而言,遊樂場最緊要夠好玩。不過,遊樂場的設施設計,往往並非由小朋友決定。不好玩,小朋友只可以叫悶,卻無從入手改善。想要小朋友接觸更多遊樂設施,唔講唔知,目前只有香港公園才有沙池。康文署管理逾600個公共遊樂場,總共有57條獨立式滑梯及1,241條組合式滑梯。兩者都超過九成高度不足兩米。
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於1994年延伸到香港,根據公約第12條,「有主見能力的兒童所發表的意見應獲得適當尊重。」當小朋友嫌悶,甚至有身體殘疾的兒童無法享受遊樂設施,政府及社會是否應該正視他們的意見?

英國機構訂遊樂空間準則

一個恰當的遊樂空間,應該怎樣?英國於2008年發表首個國家遊樂策略,委托機構「Play England」製訂遊樂空間準則。該機構的兒童遊樂憲章定義「玩樂」,是指兒童或少年,順從自己的意念及興趣,用自己方法玩樂。Play England認為,理想的遊樂場應該讓兒童有以下的發展。

英國的Horsham Park擁有大草地之餘,還有貼心的共融遊樂設施,是當地居民遊樂好去處。(網上圖片)

葵青區人均兒童遊樂場面積全港最低 梁耀忠:細路開心權利都失去

提升他們的想像力、創意和獨立自主能力
讓不同能力與背景的小朋友一起玩樂
讓他們認識環境及身邊的社區
提升及維持他們的體能及精神健康
透過玩樂掌握新的技能,提高自信

例如英國的Horsham Park,設有多種獨立組裝的攀爬架、滑梯及沙池。遊樂設施豐富之餘,園內亦有一個園林教育徑,殘疾人士及視障人士皆可使用。為小朋友提供一個共融環境,認識自然生態。

新加坡建七座共融遊樂場

只要是小朋友,都應該平等享受在遊樂場玩耍的權利。新加坡中部的碧山宏茂橋公園(Bishan-Ang Mo Kio Park),設有該國第二座共融遊樂場。設施包括乘載輪椅人士的鞦韆(Wheelchairaccessible Swing)、可乘載輪椅的旋轉木馬(Wheelchair-friendly Merry-go-round)、滾軸式滑梯(Roller Slide)、沙桌(Sand Table)、具有靠背與安全帶的馬鞍式盪鞦韆,及互動式的遊戲平板(Interactive Panel)等。

於 2016 年,新加坡國家社會服務聯會及國家公園局宣布,預計於 2017 年底前完成總共11座兒童共融遊戲場。包含碧山宏茂橋公園在內,截至 2017 年 11 月,新加坡已有七座共融兒童遊樂場落成。除了政府出資完善遊樂場設施,私人機構亦配合政府。新加坡一間購物中心業主便主動改建商場內的露天遊樂場,增設能夠承載輪椅的旋轉木馬,以及無障礙鞦韆,讓身體程度各異的小朋友平等享用。

碧山茂宏橋公園擁有全新加坡第二座共融遊樂場。它位於碧山區及茂宏橋區中間,本身是一條明渠,後來改建成河流。(網上圖片)

葵青人均兒童遊樂場面積跑輸18區 衰在分佈散、面積細、設施少?

香港首座共融遊樂場係邊區?

反觀香港,直到2014年,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香港委員會、智樂兒童遊樂協會、香港園境師學會等非政府組織倡議下,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以先導計劃形式,啟動興建共融兒童遊樂場。
該共融遊樂場位於屯門公園,並在屯門區議會支持下,舉辦共融遊戲空間設計比賽,讓兒童就遊樂場設施,提出創意設計。

2016年7月起,比賽的優勝作品,成為在屯門公園遊樂場推動無障礙改建工程的藍本。本來預計於2017年底啟用。但工黨的屯門區議員譚駿賢指,由於2017年夏季颱風襲港,加上地底渠管工程失預算,預計最快須到今年4月才會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