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參與利東街重建啞鈴方案 規劃師杜立基:香港無民主扼殺想像力

撰文:張嘉敏
出版:更新:

「摘去鮮花,然後種出大廈…」這句歌詞反映重建巨輪的無情輾壓。規劃師杜立基說,推土機抹走舊記憶,亦剷走港人的城市想像。14年過去,他仍記得當年利東街重建時,參與民間「啞鈴方案」的種種,當時不少人視這條「囍帖街」為守護對象,將其提升到社區歸屬感的層次,「講緊係幾代人的根源。」
年月過去,利東街只剩下一個個紅燈籠,杜立基坦言近年出現不少「從下而上」的民間保育方案,但結局仍然碰壁,「有塊頂唔穿嘅天花板。」由昔日保育爭議至近日的修例風波,他認為一切源於政治制度的「畸型」,「關鍵係一個民主程序、被市民認可的選舉結果。」
(香港城市規劃問題系列之一)

杜立基曾擔任香港規劃師學會副會長,更於當年義務協助利東街居民籌備方案。(羅君豪攝)

走進灣仔利東街,昔日的印刷店已一一告別,「囍帖街」內盡是國際品牌、大型食肆,抬頭只見一個又一個紅燈籠。利東街的爭議源於2004年,市區重建局將利東街一帶的街道納入H15市區重建計劃,當時一眾商戶、居民自發組織「H15關注組」,拉攏專業人士協助草擬本港首份民間規劃方案,即「啞鈴方案」。當時提出保育及發展並存,目的保留街道中段的舊樓,讓街坊得以原區重置,不過民間方案最終束之高閣,推土機過後一切不留痕跡。

利東街、皇后碼頭激起港人城市幻想

曾任香港規劃師學會副會長、當年義務協助利東街居民籌備方案的規劃師杜立基形容,當年的保育計劃可謂本港社區規劃的「里程碑」,不僅由民間發起討論,更令重建不再局限於賠償議題,「當時將利東街拆遷題目,提升至舊區活力、特色,甚至係幾代人的根源問題。」他認為當年公眾對發展、規劃仍有一定的期盼,無論普羅大眾或專業人士均希望為自己的城市發聲,「今日睇返轉頭,可以話係幻想。」

當年利東街的商戶、居民曾提出「啞鈴方案」,不過最終未被接納;現時利東街已重建為住宅、商業項目。(資料圖片/李澤彤攝)

在利東街之前,社會早已因天星、皇后碼頭的遷拆激起千重浪,當年一眾社運人士、專業團體為原址保留提出理據。杜立基談及皇后碼頭事件時,認為當時將港人對空間運用、城市規劃增添一份歸屬感,「原來我有得發聲、有得討論。」其後高鐵菜園村、新界東北等涉及民間規劃的方案,更將討論層面擴至被邊緣化的一群、牽涉生活空間的轉變。

好似上面有塊頂唔穿嘅天花板...原來大議題都唔到香港人話事。
香港規劃師學會前副會長杜立基
杜立基坦言,本港缺乏民主制度扼殺港人對城市的想像。(羅君豪攝)

政治制度扼殺市民想像:頂唔穿的天花板

反觀近年,杜立基指社會對規劃的關注度、資訊方面均有所提升,惟獨缺乏具備質素、完整的民間規劃意見,坦言港人對城市的想像正逐步被扼殺,「好似上面有塊頂唔穿嘅天花板。」他口中的「天花板」正正是缺乏民主的政治體制,「原來大議題都唔到香港人話事。」

他解釋,本港的政治環境缺乏問責制度,決策者變相無需要聆聽公眾意見,「政府做得好定唔好,同席位無直接掛鈎。」另一邊廂,參與規劃程序的區議會,卻又往往只從選票出發,無法就社區規劃提出具建設性的建議,令整個過程猶如「惡性循環」。

修例衝突積怨而成 反映政府管治失敗

回歸到本港近日發生的連串衝突,杜立基認為問題早已超越修例與否,「無真正解決到呢兩輩人的需要。」他續稱,從利東街到近年的「DQ事件」令市民積怨,惟政府卻一心強化從上而下的管治方式,更企圖透過房屋政策、土地發展等「止咳」,而衝突正正反映政府現行管治的失敗。歸根究底,他不諱言本港需要一個具認受性的選舉結果,一個民主的選舉程序。

你可以參與,但佢(政府)可以唔聽,唔聽之後啲質素又越來越差,官員又更加有藉口唔聽。
香港規劃師學會前副會長杜立基
杜立基表示對於未來仍不至於灰心,因仍然有不少年輕一代願意發聲。(羅君豪攝)
英國政府更推出《地方主義法》,讓公眾參與區內設施的規劃。(Getty Images)

事實上,外國政府重視公民參與,杜立基甚至形容為「教科書層次」,坦言每個入行的規劃師均需要了解其重要性。當中英國政府更推出《地方主義法》,讓公眾參與區內設施的規劃,甚至有權叫停具價值建築物的出售程序。

國外政策與本港猶如天淵之別,不過杜立基稱港人仍可從「細微」入手,如討論社區空間的運用、與民間專業團體聯手推動政策改變,「雖然政治大環境無得改變,甚至要面對更加嚴峻情況,唯有喺呢類地方培養市民投入、參與度。」儘管語帶唏噓,但他表示仍然有不少年輕一代願意發聲,未來仍有曙光:「你明知有個天花板頂唔穿都會再去做下,並唔係全部都灰心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