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回到1997! 投行「冇肉食」兼裁員 業界呻︰保住份工算係咁

撰文:許世豪 陳芷晴
出版:更新:

今年港股一片愁雲慘霧,新股上市、配股集資及日均成交金額均大跌,市場「大縮水」,相關交易的佣金收入自然下跌,意味投行「過水濕腳」能力大減,中資、外資投行紛紛傳出裁員消息,有業內人士直言,「保住份工算係咁!」

有本地基金經理擔心,若果裁員情況持續,被解僱的人才會離開香港發展,市況好轉後亦未必回流,認為政府有需要研究如何留住這批金融界的「優質大將」!

本港金融業今年「無肉食」,投行屢傳裁員,單看港股表現已知端倪。先說一級市場,港股融資能力大減,據德勤報告,今年首三季只錄得47宗IPO,集資額約547億元,按年大幅下跌81%。

至於二級市場,過去12個月恒指跌近三成半,近日點數跌回25年前香港回歸時的數值,相反同期的道指只是下跌一成半。港股跑輸之餘,市值亦急挫,去年底港股市值逾42萬億元,截至10月13日已跌至約29萬億元;以9月份計,去年日均成交逾1,526億元,跌至今年9月的929億元,按年大跌39%。

與此同時,據港交所數據,上市公司配股金額由去年全年的3,540.8億元,跌至今年首9個月的約550億元,若到年底數字未有大幅增加,金額按年減84%。其中,單以恒大汽車(0708)去年1月及11月先後3次配股集資近300億元計,金額已佔今年首9個月的逾五成,而上市公司發債情況亦一樣,去年全年上市債券總募資額達1.55萬億元,今年首九個月亦大縮水,僅餘6,722.4億元,情況令人憂慮。

過去12個月恒指跌近三成半,相反同期的道瓊工業平均指數卻只是下跌一成半。(資料圖片)

投行「冇肉食」下裁員

金額縮水,相關交易的佣金收入自然下跌,意味投行「過水濕腳」的能力大減,「冇肉食」下只好縮減人手。其中,高盛在上月傳出全球裁員約500人,據報單是大中華區,至少已有15人離職,包括資深銀行家儲朝陽。他2017年出任高盛投資銀行部董事總經理,2019年起開始就機構融資提供意見,是證券交易的負責人員(RO)之一。

部分中資投行更於年中已開始裁員,最少兩家計劃在港裁員約30%,涉投資銀行、股票資本市場等部門,逾100人受影響;惠理基金(0806)亦傳出裁減香港地區的12名高層,公司確認部份高層離任,惟無透露實際人數。

資深分析師:今年「幾困難」

一名任職中資行的資深分析師Douglas(化名)向《香港01》直言,疫情初期至去年,股市交投熾熱,兼有大型集資活動,投行花紅闊綽,但今年「幾困難」,一來大市由兩萬點樓上跌至近萬六點,「人心虛怯」;二來大型IPO僅兩隻,配股又少,內房債更「死哂」,「玩手指咩?唔好講花紅,保住份工算係咁!」

Douglas又指,外資行情況更差,因為近年面對中資行勢力抬頭,本身被搶去不少生意,自己一位分析師朋友,入行逾十年,由以往不用出街見客,到近日被老細「捽數」,質問「點解啲客唔buy(買) 份reports?」本來客人買了報告後,倘接受投資建議,便可經該行買入股票,但市況吹逆風,「依家邊係時機叫人買貨,博反彈8%至10%就好走!」Douglas說道。

他續稱,朋友笑言公司已「仁慈地容忍」,但在供樓壓力下,想轉行又不知轉什麼,大呻:「早知轉讀醫護。」

林子傑相信,只要人才資金回流本港,投資者需求增加,裁員情況將有明顯改善(資料圖片)

馬山資本董事總經理林子傑接受《香港01》訪問時相信, 現時市道差,企業盈利受挫,裁員只是短期問題,笑言「做我地呢行係要『好天斬埋落雨柴』。」始終金融行業周期性大,出現裁員純屬因過去發展得太快,如過去中資投行為生意不斷擴展團隊,現時市況下只好縮減人手,惟相信只要人才資金回流,投資者需求增加,情況將有明顯改善。

大正資本創辦人兼投資總監陳惠仁受訪時直言,今天已經是「大熊市」,全世界身家都縮水,主要問題是港元實在太強,以英鎊及日圓為例,過去數月兌港元持續貶值,現時來港投資,單是匯兌較去年已「先輸兩成,」,「咁做咩要嚟香港?不如塘水滾塘魚先,投資返自己嘅市場,希望喺嗰度搵返少少。」

另外,他又稱,香港過去背靠內地的資金,現時內地資金鏈,以及各行業如房地產及科技企業等生意「都係一個嚴冬底下」,令市況持續走弱。

業界擔心海外人才離開香港後,不再回流。(資料圖片)

憂市況累人才大量流失

假如情況持續,陳惠仁更擔心有「後遺症」,被解雇的專才離開香港市場,「(海外)專才唔返嚟就好正常,呢度冇嘢做,咪走去英國、美國或者過去新加坡博一鋪。」若果是港人被炒,「你都炒啦,不如我移民?」

最終就算市況回穩,香港或會出現「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部分能力未及的員工,或被推上「戰場」,因此要研究如何留住香港的「優質大將」,更進一步的是政府應專注幫助本地基金去發展,「美國、英國、歐洲啲大行,香港無錢搵、冇乜機會,前景睇得唔明朗就走好正常,唔通同你講感情?佢哋只喺嚟香港搵錢。」他建議效法新加坡,吸引生意來港的同時,應同時考慮如何令本地金融機構都受惠。

陳惠仁政府要效法新加坡,將來吸引生意來港的同時,應同時考慮如何令本地企業都受惠。(資料圖片)

局勢暫較2008年好

雖然恒指已經重回1997年水平,內憂外患下,但二人均認為情況比2008年金融海嘯為好,林子傑認為,大家已汲取經驗,出現流動性風險的確比當年低得多,再加上監管機構對金融行業的資本要求早有不同,已相對安全得多。

陳惠仁就指出,2008年大家擔心金融體系出問題,甚至崩潰,重回1920、1930年代的大蕭條,相反現時高息、高通脹環境下,與70年代情況相近,「只要熟讀當年的情況,知道乜嘢類型嘅公司會有生存空間,同埋乜嘢會繼續有競爭力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