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患無辭——李萼堂

撰文:武備志編輯團隊
出版:更新:

在一個佈滿陷阱的社會,任何人都有觸碰到機關的可能。哪管你只是一介武夫,也無法倖免。今天【武備志】介紹的八極宗師李萼堂,便是無數在浩劫中枉死的其中一位武術家。

李萼堂(1904-1972),字庭芳,出生於河北滄州鹽山縣。他乃「神槍」李書文的過繼兒子,在李書文家內排行第二。他從四歲開始,便隨父親習練八極拳、劈掛拳等藝。刻苦鍛煉加上名師指點,幾年之間李萼堂已經打下了一身紮實的基本功,尤以臂力見長。14歲時,他與李書文共同遊歷四方,在東北擊敗了數名武術教頭,於是在武術界中嶄露頭角。

1922年,李萼堂獲邀擔任奉天騎兵旅教習,之後又去到天津為李景林部隊授拳。在天津逗留期間,李萼堂每天都與許家福、霍慶雲等同門砌磋交流,李書文亦會帶他去到不同比場景,叮囑他必須好好從旁觀察、總結心得。若然條件許可,李書文更會安排李萼堂跟各類來訪者試手。多管齊下,讓李萼堂的拳技、槍技俱突飛猛。

1928年,河北、天津、山東等地相繼成立國術館,有見李萼堂的身手甚得乃父之風,各館均有聘請李萼堂為教務長。由於李萼林出手快疾、勁力硬朗,故又被譽為「鐵羅漢」。而李萼林在授武期間的另一項成就,便是在山東國術館結識了杜心五之徒、後來的兩廣國術館館長萬籟聲。兩人惺惺相惜、成為了半生摯友,可謂令南北武術界一時瑜亮。

(萬籟聲先生的拳術介紹,其時他已經年屆80多歲)

1931年,李萼堂離開父親南下,並與萬籟聲、顧汝章等同道應湖南省主席何鍵之聘,任湖南國術訓練所教習。李萼堂則兼任訓練所所長,並從此客居於湘。1934年,李萼堂加入國民黨,成為63師技術隊隊長,主力負責情報工作。直至抗日結束後,李萼堂依然跟軍方有所來往,據聞他便曾受國民黨中將司令陳貴生邀請,與武術家姜玉和比武切磋。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基於政府對武術運動的發展政策,以及李萼堂在戰前的國軍背景,李萼堂的武術生涯從此走下坡。他先被送到了邵東接受勞改,又下鄉當過各類苦力。幸好在1957年的全運會前席,邵陽體委特意安排李萼堂移居邵陽,擔任中醫院骨傷醫生,並容許他在業餘時間授武,令李萼堂的人生稍現曙光。

同年,李萼堂參加了湖南省武術選拔賽,獲一等獎。之後又赴北京參加全運會,獲武術三等獎。不過,李萼堂卻對當時體委的武術政策頗有微言,他認為套路表演不是武術訓練的核心,不該將所有時間花在套路表演上。可惜,李萼堂的意見一直得不到官方重視。

全運會後,李萼堂客居湖南,更與好友霍慶雲、萬籟聲等人重逢。其時萬籟聲亦甚少授武,同樣都是以正骨維生。這番相遇雖然令李萼堂釋懷,但亦感慨武者在新時代無用武之地。結果幾年以後,武者非但再無發揮機會,連生命也遭受到威脅。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所有傳統文化俱被視為「四舊」而遭到紅衛兵打壓。大量武術家被批鬥致死,包括「醉鬼張三」(本名張長禎,民國武術界隱士,其徒王卓然著有《武術學》一書)徒弟許維仁、形意名家李夢更等。其中李夢更是因為不堪受辱,而投河自盡。李萼堂雖然捱過了文革最暴力的階段,但長年處在高壓環境下,最終憂鬱成疾,在1972年因病去世,終年68歲。

縱觀李萼堂一生,雖然曾經加入國軍,但並無參與內戰。他的武術生涯亦跟一般民國武者無異,對傳承李氏八極拳及南北武術交流甚至有莫大功勞。偏偏在社會大氣候下,他的經歷被人胡亂演繹、肆意攻擊,最後受盡痛苦而死。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在不公的世道下,任何人都能成為政治犯,武術宗師、知識分子,全部無一倖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