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時分】食早餐就有好成績? 學生寧空肚:要返學冇胃口

撰文:洪藹婷
出版:更新:

有調查說讓孩子去補習不如食早餐啦!我們試着走進校園聽孩子們關於吃與不吃的心事,跟着夜更的士喝夜茶,跟着做早餐的人凌晨開店,跟着小島居民煮一碟牛油果蛋沙律。我們試着數算各種現代勞動人們吃一頓早餐的時間,從時間感受他們的日常節奏,從餐桌剩下或清光的食物猜想他們吃完早餐的一天過得好嗎。茶檔一位工人茶客叫了一份三文治,吃完半份,剩下的半份他小心翼翼包起來,放進背包,焗在背包這半份三文治,該會是他勞累一天的午餐、下午茶、晚餐、還是消夜?
攝影:潘思穎
影像協作:曾梓洋

阿東從小就懂得以靜制動,觀察身邊人們的行為、性格,調節與人相處的方式。(資料圖片;潘思穎攝)(相片並非受訪者本人)

早上常常是一場戰役,與時間的戰役、以及一家人之間的戰役。每個早上學校鐘聲響起以前,很多家庭都在各自開戰:刷牙洗面後,桌上已放好媽媽煮的通粉,孩子吃來吃去半個小時後一碗通粉還是滿滿,媽媽的溫柔隨着時針的跳動而消失,一大早總得被迫變身怒火猛獸破口大罵,有時出動藤條打,打到塞滿一口通粉,孩子才一臉眼屎眼淚出門口上學去。月前一個中大調查說,吃早餐的孩子等於讀多1.5年書,估計上述家庭戰役會因此廝殺愈烈吧?可是調查結果建議:把孩子的早餐都搬進校園!

該調查報告的標題寫「去補習不如食早餐」,每星期最少吃三天早餐的受訪學生,TSA分數比不定期早餐的,高30至50分,「相當於多接受1.5年教育」,好過補習。負責調查的中大副校長侯傑泰說,這不是第一份有關早餐的調查,很多國家做了類似的。只是到現在為止,他也不認為學生、家長、學校有誰明白早餐的重要性,如果有人明白,應該早早有多些關於早餐的計劃吧?

其實有。

中大的早餐調查報告出爐之前,每年有3間中學和3間小學嘗試安排學生在校內吃早餐,派發一些營養三文治讓他們連續吃一個月或以上,改變他們生活的規律和飲食習慣,其中一間是荃灣聖芳濟中學,兩年來每位中一的學生必須參加為期一個月的「早餐行動」。

楊諾維(左)表演一邊吃三文治一邊打乒乓球。

一條菜帶來的反思

「早餐行動」的三文治款式每日輪換:周一沙律碎蛋、周二蟹柳、周三吞拿魚、周四火腿芝士、周五生菜芝士。學校要求在「早餐行動」完結後,每位同學也要寫檢討感言,葉祉祺很用心寫道:「之前的我是一個食肉獸,每天吃肉,我的身體就變得很胖,而我覺得難吃的食物,例如菜,我的媽媽每天都一定要我吃菜,而我把菜含在口中,之後我偷偷把那些菜吐在垃圾桶。我以後不會再把菜或其他有益的食物倒在垃圾桶。」

葉祉祺現在願意吃菜了,但並不完全因為「早餐行動」。他斷斷續續地說:「早餐行動前有一件事發生。媽媽每次叫我食菜我也會想死,搞得心情不好,影響感情,她罵我『咁辛苦整畀你你又唔食』,我頂嘴說『我不想食點解你要逼我!』令媽媽每天不開心。」

有時和朋友出去食飯,一碟飯中有一條菜心葉祉祺也不食,試過被朋友笑:「哦……唔食菜!」朋友影他相,「錄埋片話呢條友仔唔食菜」,差點放上FB。不食菜成為異類,他開始反省:「有日我躲在房中想,點解因為一條菜而搞到所有嘢都咁差?不想被一件小事而打敗自己。」於是葉祉祺開始吃菜,即使他依然認為肉很香、菜很難吃。

這是他們主動向攝影師擺出的甫士。

考試不敢食早餐:怕會肚痛

葉祉祺的爸媽一早出門上班,從幼稚園起他每天起床便用手機打孖寶兄弟遊戲,什麼也不吃,直接上學。讀中學以後他不打機了,但每朝多數不吃早餐,「上學不知為什麼很大壓力,沒有胃口,平日放假很有胃口,一起身可以食蛋糕杯麵零食。上學壓力大,每逢考試一定不會吃早餐,只是飲一兩口鹽水,即刻衝出門,驚唔識、驚考得差。吃一口,怕會即刻去廁所,我好驚考試那日食咗早餐,突然考試肚痛不舒服,雖然我並沒有腸胃敏感。」

偷天換日:食腿蛋治與杯麵

三文治外,每人的早餐包括一盒紙包維他奶。200多盒飲品之中,幾乎全部是低脂維他奶,只有5、6盒非低脂。楊諾維被班主任指派為「早餐行動」義工,每朝提早回校為其他同學派早餐兼剔名。他忽然自爆說:「我們瞞着老師做一些事,我們有特赦機會,剔完名便把難吃的三文治放回原位,自己去小食部買腿蛋治吃……那5、6盒非低脂的維他奶,我們義工率先每人一包喝了。」

楊諾維就是那種每天早上吃通粉吃到被媽媽出動藤條鞭打的小孩,慢慢他便不喜歡吃早餐,媽媽後來忙在酒店兼職,沒空理他。楊諾維就培養出另一種習慣:「我每日6點起身打機,打《王者榮耀》,打到6點35分自己煮杯麵食,然後出門口返學。」回到學校,他到小食部找姨姨、到工友房找校工聊天。

本來約學生聊早餐,誰知聽見的都是早餐以外的年少煩惱……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