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保祿學校中六生用士多啤梨奪AI比賽金獎 望靠科技影響醫學界

撰文:黃穎津
出版:更新:

傳統直資名校聖保祿學校自2015年起獲政府「中學資訊科技增潤計劃」資助500萬元,用於資訊科技相關活動,學生成績斐然。聖保祿學校學生杜穎潼、李穎琳及其團隊以「BetterBeri」士多啤梨分類機器於「WYNG Philomathia Machine Learning AI competition 2019」成為四支優勝隊伍之一,並獲頒2020大灣區STEM卓越獎人工智能分類金獎。

+4

為促進學界學習資訊科技風氣,培養資訊科技人才,政府在2015年開展「中學資訊科技增潤計劃」。聖保祿學校獲選為「中學資訊科技增潤計劃」8間夥伴學校之一,獲政府資助500萬元。計劃為期8年,資金用於資訊科技人才招聘、課外活動等,現己踏入第6個學年,計劃期間,學生在資訊科技領域的培訓成果亦相當顯著。

聖保祿學校中六學生杜穎潼(左)、李穎琳(右)及其團隊以「BetterBeri」士多啤梨分類機器於「WYNG Philomathia Machine Learning AI competition 2019」成為四支優勝隊伍之一,並斬獲2020大灣區STEM卓越獎人工智能分類金獎。(盧翊銘攝)

學生為比賽食10磅士多啤梨 望未來以IT科技影響醫療界

聖保祿學校中六學生杜穎潼、李穎琳及其團隊以「BetterBeri」士多啤梨分類機器於「WYNG Philomathia Machine Learning AI competition 2019」成為四支優勝隊伍之一,並獲頒2020大灣區STEM卓越獎人工智能分類金獎。杜穎潼指,她從中二起便已參與學校所舉辦的增潤課程,增潤課程大大提升她對資訊科技的的興趣,亦讓她留意到相關的不同比賽。

該比賽要求參賽隊伍運用科學及工程知識設計系統,從各項維度自動區分不同品質的草苺。團隊運用鐳射切割及貝氏網絡技術設計的「BetterBeri」,可從尺寸、成熟度、甜度三項指標,自動區分較高品質、適合售賣的士多啤梨。杜穎潼笑稱,為輸入士多啤梨的各項參數,用人工界定士多啤梨的甜度指標,她與團隊成員「食咗10磅士多啤梨」。

而當時正值IGCSE時期,她們亦需妥善分配時間,「攝住study leave趕工」。有意報讀醫學院的團隊成員李穎琳稱,增潤課程引起她對IT的興趣,發掘她在不同領域的潛能,亦影響她的職業規劃。「之前可能我只係單純想做一個醫生,但我宜家想通過technology去影響呢個醫療界。」李穎琳希望日後能運用所學,以IT科技影響醫療界,例如中大醫學院正研究運用機械人做手術的相關技術。

杜穎潼笑稱,為輸入草苺的各項參數,用人工界定草苺的甜度指標,她與團隊成員「食咗10磅士多啤梨」。(盧翊銘攝)

「中學IT創新實驗室」3學年可批資助100萬元

同校中五學生連樂晴、林麗婷及其團隊成員亦憑3D打印技術和納米技術處理食物為主題開辦「FutureZ」,奪得前海粵港澳台青年創新創業大賽中學組冠軍。

「中學資訊科技增潤計劃」參與學生成績斐然,資科辦高級系統經理(產業發展部)孫宇萬指,政府會將計劃擴展為「中學IT創新實驗室」,開放予全港約500間公共資助中學申請,預計每間申請學校可獲3學年100萬元資助,截至現時已有逾120間學校遞交申請。

孫宇萬稱,計劃冀能提升學生對資訊科技興趣,給予學生實踐機會,認識社會及業界對資訊科需求,有助他們未來升學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