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內地疫情受控 三大不足亟待檢討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新冠肺炎疫情由武漢擴展至全國後,經過中央統籌協調、醫護無私付出,以及民眾配合,內地現時已渡過最困難時刻,社會亦逐步恢復正常,如此「戰果」實在得來不易。然而,疫情受控並不代表人們可以忘卻昨天的苦痛,尤其要思考如何有效化解類似的傳染病風險。不論政府和人民都必須反思,為何在受過「沙士」教訓後,短短17年又再來一次?是否沒有吸取當年的教訓?疫症的爆發固然有不可控因素,但人的因素也十分關鍵,若不檢討並改正錯誤,那麼包括李文亮醫生在內的3,300多條人命只會白白犧牲。

野味播毒

今次疫情揭示內地的諸多不足,必須正視。港大學者袁國勇早前撰文批評中國人食用野味的習慣,事件不幸淪為一場有關「殖民種族主義」的口水戰,內地網絡輿論亦以政治鬥爭的角度批判袁教授,但與民眾利益更貼身的問題──如何杜絕濫食和交易野味的陋習──反而未有引起足夠討論。

野味容易傳播病毒是常識,事實上內地早就着手處理這個問題,只是決心不足。2004年,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列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議程,但當年8月28日推出的《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的決定》只修改了圍獵野生動物規定,並未觸及禁食野味。

在很大程度上,內地已認識到當年修例的不足。今年2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終於通過《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但具體執行仍有待觀察,特別是在野味「產業」養活不少人的情況下,如何有序地革除陋習、協助有關人士「轉行」,肯定是一大挑戰。

呈報機制失機

另一問題是處理疫情的機制形同虛設。內地在「沙士」後建立「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網絡直報系統」,理論上各地醫生可在發現可疑個案後,適時上報中央,但今次疫情證明系統並未發揮預期作用。《紐約時報》早前報道,有醫生因為新病毒不是原有的法定傳染病,所以不懂得如何填報,他們甚至不知道系統中有「不明原因肺炎」一欄。在此情況下,內地部門錯過最佳防控時間,無法在初期遏止疫情,最終釀成大錯。當局必須反思,為什麼這個呈報系統會如此中看不中用?更重要是在反思過後,建立真正有效的應對機制,最起碼要為醫生提供訓練,教育他們正確使用系統。

地方官缺敏感度

其實,不單網絡直報系統這個「硬件」失效,地方官員亦對疫情欠缺敏感度。根據公開資訊,早在2019年12月27日,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呼吸與危重醫學科主任張繼先已經判斷「這個病可能有傳染性」,並且上報給醫院和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但地方官員「懶懶閒」。更令人不齒的是,湖北、武漢「兩會」在1月5日至1月16日召開期間,居然沒有通報新增病例,估計是有官員基於政治原因而刻意隱瞞疫情。直至1月20日鍾南山「踢爆」真相前,武漢官員和國家衛健委專家依然聲稱疫情「可防可控」、「未發現明顯人傳人」。

疫情重創中國經濟,各國亦受到波及。雖然中國通過「封城」、斷絕交通等強硬手法戰勝疫情,但代價不菲。現時內地抗疫之戰取得階段性成果,鬱悶了幾個月的民眾或許已經鬆懈,甚至會因為覺得疫情「不堪回首」而不願反思和總結教訓,這無疑是令人擔心的。

過去40多年,中國在經濟民生等領域取得驕人成就,靠的是實事求是,從實踐中自我完善。今次疫情揭示中國在疫情防控方面的重大缺點,這需要通過虛心檢討和改革來克服。若非如此,說不定中國會繼「沙士」和新冠肺炎疫情後,將來受到另一次疫情打擊,到時便追悔莫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