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能否吸引香港人回流?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英國容許香港人在獲BNO簽證前的酌情安排入境(Leave Outside the Rules,簡稱LOTR)於周一(19日)屆滿,近日香港國際機場可見動身遠走英國的港人。大包小包的家檔,老中幼幾代人「生離死別」般的話別。周日(18日),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電台節目指出香港仍有大量機遇,並強調《港區國安法》下,國家安全有了保障。

無可否認,2021年的香港人心浮動,一場「信心危機」正在醞釀爆發。表面上,香港仍然歌舞昇平,疫症下樓市、股市依然一遍暢旺;然而,香港人心底裡是否已對這座城市失去信心,有經濟能力者已經選擇賣樓遠去,星斗市民亦打算「躺平」應付?而面對這場「信心危機」,特區政府又是否仍然在掩耳盜鈴,忽視了人心浮動的社會環境對香港長遠發展的負面影響?

移民與回流:人來人往的城市

特首林鄭月娥表示「回歸前後香港經歷大轉變時,都有香港人不適應或感到焦慮而選擇移民」。

的而且確,香港長久都是一個人來人往的移民城市。自上世紀50年代起,大量的移民就因為國共內戰,以及逃避共產黨,而走難來到殖民地的香港,並轉輾展開了大半個世紀的「移民潮」。1967年,香港左派暴動導致政局不穩,不少港人遂移居外地,成為了香港早期飄流落魄的一代。

後來,自80年代中英兩國就香港前途問題展開談判起,「信心危機」便籠罩了幾代的香港人。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在人民大會堂跌倒的一幕,為不少港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後來兩國官員的隔空駁火,更是令香港人人心惶惶,香港股市暴瀉,港元大幅貶值。及後,1989年的天安門事件,以及香港回歸,在啟德機場長長的送機人潮又反映了香港人的「信心危機」。

為什麼他們走了又回來?

無疑,80年代、1997年來去的一代,後來都曾經因為種種原因而選擇回流香港。然而,那些選擇回來的人「恢復信心」是因為「信心危機自然解除」抑或見到「有作為」的政府施政,值得特區政府的深思。

面對殖民地時期的港人「信心問題」,港英政府一直都採取積極的措施回應相關的問題。1967年的左派暴動後,港英政府為求挽回人心,採納了《九龍騷動調查委員會報告書》的建議,舉辦了多場「香港節」的活動,重建港人對香港的「信心」。與此同時,港英政府繼續大力發展香港經濟,推動基礎建設,例如1972年落成的紅磡海底隧道以及十年建屋計劃。在港府的推動下,香港在70、80年代,見証了經濟起飛,百業暢旺的年代。

面對80年代的中英談判引發以及六四事件引發的信心危機,港英政府亦以經濟措施撫平社會的不安情緒。談判期間,香港股市在兩個月間暴瀉接近六成,港元大幅貶值,人心惶惶。港英政府遂建立起香港的聯繫匯率,以7.8港元兌一美元的措施,穩定港人對前景的信心。六四事件後,香港受恐共情緒影響。港英政府亦提出「玫瑰園計劃」的大型基建項目,並尋求北京領導人支持,挽回港人信心。

至於回歸初期,香港先後經歷亞洲金融風暴,以及非典型肺炎,香港經濟大受打撃,失業率高企。面對低迷的經濟環境,特區政府亦先後積極介入市場,以適切的土地政策穩定人心。

香港應是可安居樂業的城市

「信心危機」不可能無原無故地消失,不同的時代亦面對不同的社會問題。問題是,政府是否有積極地面對深層次的結構問題。

今時今日港人對於香港前景出現「信心危機」的原因固然是錯綜複雜;然而香港長期以來積累的社會、經濟、土地問題卻都是眾所周知的推動因素。近日,電視台以香港愈住愈細的居住環境,配以導演谷德超以「無明火」為每個夾縫中生存的家庭煮一頓菜,都教無數父母、年輕夫婦或年輕人「無名火三丈起」。幾多父母為了幫助孩子兩小口子覓一居所而奉上畢生的積蓄;幾多家庭又因為租金飆升,樓價高企,而推遲那些只是但求恬靜生活的人生計劃;然而又有幾多對情侶因為供樓交租,日忙夜忙,最終聚少離多,而分手收場。每個香港家庭的日常生活,都竟然可以是賺人熱淚、爭札求存的故事。如施的社會狀況,香港人又怎會不在政治挫折後,打算移民求去?

港澳辦主任夏寶龍上星期五(16日)在全國港澳研究會研討會上,雖以《國安法》一周年為題,卻直接地提及香港社會應該是「孩子都能健康快樂成長,學生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青年都有廣闊的就業創業舞台、都能去追逐自己的夢想,長者都能頤養天年,全體市民都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面對港人的「信心危機」,繼續把一切理解成普通對環境的焦慮,特區政府會不會只是仍然活在自欺欺人的謊言中,而未有切實地思考香港未來的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