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寶龍直陳民生問題 香港官員重度拖延症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拖延症」泛指拖延事情不做的行為或心理習慣。拖延症的問題有輕於鴻毛,亦有重於泰山。若然是政府對於社會重大問題拖延而不解決,則必然屬於後者。

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周五(16日)出席全國港澳研究會研討會,主題雖為《香港國安法》實施一周年,但他特別指出香港在實施國安法後,將大有可為,包括期盼香港「特別是現在大家揪心的住房問題必將得到極大改善,將告別劏房、『籠屋』」,也包括「孩子都能健康快樂成長,學生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青年都有廣闊的就業創業舞台、都能去追逐自己的夢想,長者都能頤養天年,全體市民都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事實上,中央政府的港澳體系官員已不只一次關注香港的民生問題。主管港澳事務的國務院副總理韓正今年3月曾經指出,香港解決房屋問題難度很大,但總要有開始解決的時候。然而,特區政府的官員似乎一直在拖延問題。

由籠屋、蝸居到劏房

早在廿多年前,民間組織如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已關注籠屋及板間房問題。隨着經濟發展,籠屋逐漸少見,但接着「蝸居」成為了社會現象。後來再有劏房問題,一家四口瑟縮百呎單位,環境及安全堪慮。

住屋問題,香港官員本應比中央官員更加清楚,但一屆又一屆的政府拖延問題而不解決。甚至即使2019年發生了社會騷亂,及去年新冠疫情暴露社會不公及貧窮問題,仍未見官員下定決心根治問題。過去一年特區政府在治安及國安問題上雷厲風行,在此外卻無所作為,乏善可陳。夏寶龍周五指出,國安法發揮止暴制亂作用後,「政府可以集中精力防控疫情、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香港的官員卻停留了在止暴制亂的層面,落後了形勢可謂不只一年。

對於治港者,夏寶龍明確提出要「善於破解香港發展面臨的各種矛盾和問題⋯⋯有效破解住房、就業、醫療、貧富懸殊等突出問題」。單以房屋問題為例,縱然不能一下子完全解決,但由樓市調控、收地建屋、增加供應到提升公營房屋質素等,短中長期措施皆不或缺。這還未算上就業、醫療、貧富懸殊等問題,均可以產業轉型、增加公營醫療、第一次及第二次分配來對症下藥,只看官員是否打算解決問題。

抑或現屆政府眼看任期餘下不到一年,已抱看守心態,打算再拖延多一年,留給下屆政府才應對?如此不但是磋商歲月,更是要市民以每天的生活付上切實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