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由國家壟斷嗎?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中國近年經濟發展受到前所有未有的考驗,先有中美貿易戰,再而碰上百年一遇之大疫情。隨着中國應對這些考驗表現理想,不少西方評論重新理解中國社會經濟制度,並開始用「國家資本主義」又或是「國家壟斷資本主義」來形容之。國家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周一(18日)在一金融創新論壇中,就此舉出五點反駁這種說法,當中既有值得參考的地方,也有未曾論及的重點。

郭樹清列出的五點大概分別是:1)對比起70年代時中國幾乎沒有非公有經濟,現時中國民營經濟總體達60%;2)國家的產業政策為市場導向改革;3)國企不存在補貼,更要在稅率等方面承擔更多責任;4)銀行體系(即使是國有銀行)沒有惠待國企;5)勞工權益實際上受到更好的保護。

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發展迅速,外界有聲音稱,中國是「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對此,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18日稱,這是誤解。

要理解郭樹清為何集中在這五點,須要從他說出這五點的語境去看。郭樹清這五點是在1月18日一個金融論壇上講的,當時他是以金融監管機構的角色發言,解釋中國在金融開放創新的重新,必須同時做好監管工作,堅持反壟斷行為及對應不公平競爭等問題。近來不少國外的評論都以為,中國強調要做好監管及反壟斷,是要打擊像螞蟻集團等富可敵國的民企,以推持國企的「壟斷地位」。以美國為首的對華鷹派多將中國經濟描述成由國有經濟把持的非市場體系,不建議外資企業與中國做生意。故此,郭樹清的五點反駁主要是站在解釋中國的金融監管政策上講的。

郭樹清的五點反駁了部分西方人對於中國「國家壟斷」的講法。就如他所強調,中國即使有不少國企,但這些國企也是依照市場法則在營運。尤其是「十三五」時開始大力推動的「供給側」改革就是為對應國企產能過剩、產能錯配等問題而發起,其目的並非扭曲市場去幫助國企,反之更是要求國企更能配合市場進行改革。國企並沒有得到制度上的傾斜,本身也是市場的持份者,自然談不上什麼「國家壟斷」。

中國也是社會主義國家

但同時,由於談話的脈絡所限,郭樹清的五點並非一個中國社會及經濟的完整論述,故此也只能理解為他作為監管機構的角色,對了解整體中國經濟制度還未足夠。其中一個經常為人所忽略的重點是,中國雖然信服市場經濟的法則,但中國並不奉行「資本主義」,或更精準一點說是西方自由經濟主義的那套「資本主義」,中國本質上一直是「社會主義國家」。

2020年11月3日,螞蟻集團被叫停上市計劃。這一事件引起廣泛關注。(資料圖片/美聯社)

去年8月,《經濟學人》就曾在一篇名為〈習近平正在重塑國家資本主義。不要小看它〉的文章中試圖探討西方應如何重新更好地認為中國的社會經濟制度,提到中國正採用「國家資本主義」(state capitalism)的制度,尤其是習近平自2012年掌權後創造的「習經濟」(Xinomics)更是國家資本主義的典範。這種講法雖已比起過往諸多謬說更客觀地探討中國經濟,但其認識論仍然是基建於西方中心的經濟理論。

西方理論的一個常見假設是市場經濟與資本主義兩者是密不可分,這某程度上有一定道理,但卻不是必然。尤其是西方對於資本主義的理解已走向於一種以資本累積為最終目的偏激手段時,就更顯得未必與市場有必然的關係。至少對於中國而言,執政者認為市場開放改革並不等於放棄社會主義又或是放棄國有經濟。

去年中國官媒之一的《求是》雜誌重刊了習近平一篇在2015年的文章《不斷開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當中就強調「公有制主體地位不能動搖,國有經濟主導作用不能動搖。」正好顯示了中國經濟以國家主導的經濟為核心的發展模式。這顯示中國並沒有放棄國有經濟的根本,但與此同時國有經濟也必須與市場接軌,更好地於市場上生存。

歸根結柢,在中國的經濟思想中,開放市場,鼓勵民企發展,都是為了達到更好地分配資源、改善全體人民生活的社會主義理念,而非為了讓資本加速累積,這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之間最大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