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區KOL】元朗無價K Sir半年投訴政府百次 靠改圖成功變靚社區

撰文:黃文軒
出版:更新:

大概設計師都有對雪亮眼睛,陳敬倫( K Sir )對社區內破破落落的公共設施都看不過眼。為拯救元朗,他今年一月起開展社區修復計劃,在網上開設「元朗無價」專頁,事無大小也舉報:他曾發現元朗一個男廁殘破不堪,尿兜無法去水,導致如廁時尿液滿瀉滴到腳邊,情況持續幾年,街坊都避之則吉,他見狀即向食環投訴;遇上社區裏的怪設計,他又將個案呈報上不同部門。
由成立社區修復計劃至今,四個月間他向不同政府部門投訴過百宗。他自稱「社區整容師」,立志將社區變美:「做完一宗,看見社區修復好,好有滿足感,還會上癮。」

回港五年見證藝術沒落

陳敬倫(K sir)今年43歲,在元朗土生土長多年。他原為平面設計師,及後前往美國留學十年,修讀公共雕塑,五年前才回港。當年眼見香港有許多大型基建將落成,心想未來一定大有作為。怎料學成歸來,卻事與願違。回港後他曾接過一宗雕塑工作,內地客戶要求他為山寨主題樂園打造卡通人物雕塑。他花了三日時間趕工,最後客戶卻銷聲匿跡,他白做一場,「作品不是原創,又要回廣州鑄造銅、鋼製雕塑,自主性不大。」

K sir做平面設計出身,因受不了沒日沒夜的生活,毅然辭職跑去美國讀書,一讀便十年。(黃文軒攝)

曾花一年時間 研究香港蜘蛛品種

對藝術灰心至極,他惟有將生活重心轉移家庭,用自己方式找生存空間。K sir家中三名子女均安排在家自學,其餘時間他到琴行教小朋友畫畫,或發掘社區種種--他曾花一年時間研究香港的蜘蛛品種,為求紀錄城市生態;為了保育元朗的村落文化,他又花幾年時間,研究元朗200幾項古蹟。

去年颱風山竹襲港,把城市摧毀得七零八落,社區不少角落還未修復,K sir又萌生另一個念頭。某天他看見紅綠燈旁的電子行人過路發聲裝置,被風吹得支離破碎,半年以來也無人修理,他靈機一觸,致電1823政府熱線,後來又用政府設立的手機應用程式Tell me@1823投訴,「三日後機電署修好(裝置),先發現原來可以這樣去修復社區問題。」

K sir說,自己每天起碼都舉報兩、三宗區內修復工作。他拍下照片,利用應用程式傳給政府部門,再上載至他個人社交專頁「元朗無價」,讓事件透明化。(黃文軒攝)
這種滿足感不是因為錢,我見到有問題,於是叫政府部門來修補。有些市民經常埋怨、鬧政府,其實這個層次可以改變,可以建議政府做些事,自發去監督政府。
K sir

每日巡區「修理」社區

於是由一月起,他展開為期五個月的社區計劃--他現時雖住在大埔,卻每日跑到元朗巡視,發現有破爛的公共設施就拍照,在電話上動動手指向政府舉報,再自拍兼上傳照片到專頁分享。他曾發現元朗一個男廁殘破不堪,小便時尿兜無法去水,導致尿液滿瀉滴到腳邊;洗手兜又發霉生鏽,情況持續幾年,街坊都避之則吉。他向食環舉報,訪問當日再路經該處,發現公廁正維修,他又勝了一仗,樂得笑開了花:「這種滿足感不是因為錢,我見到有問題,叫政府部門修補。有些市民經常埋怨、鬧政府,其實這個層次是可以改變,可以建議政府做些事,自發去監督政府。」

社區修復計劃推行四個月,他向不同政府部門合共投訴超過一百宗。(黃文軒攝)

Photoshop改圖交政府 成功改變社區

去年山竹將區內許多大樹吹倒,其中一棵大樹早已被鋸斷,卻久久未種新樹也無人修理。K sir曾建議政府部門,將上址索性鋪為平地,好讓搬運工人出入。他見事隔幾星期仍未動工,決定運用平面設計的經驗,先用photoshop「修復」平地,再將相片發送到相關部門,不久即有職員到場進行鋪地工作。「我有藝術同設計底子,用Photoshop做效果圖並不難,我可以向政府部門呈現有數據、證據。」

開設專頁近半年,雖然只有200多個Like,但K sir說影響了不少人,已經大滿足。「讚好的有一半人是朋友,另一半則透過網絡認識的,不少人因為我而下載了政府那個應用程式(Tell me@1823),我覺得實現了藝術家最大力量,就是改變人去做一些事,發揮藝術的影響力。」

K sir說,自己每天起碼都舉報兩、三宗區內修復工作,如果區議員不將資源放在大白象工程上,而將金錢花費在建設民生,那該多好。那他是否有意參選下屆區議會?他毫不諱言已加入朱凱迪團隊,至於是否參選仍在考慮中。

他發現,藝術與政治脫離不了關係,「韓國每年那麼多資源投放在培養年輕藝術家,為何香港沒有?有甚麼理由這麼多廢棄學校,都不能開放作社區藝術?政府將錢投放在大白象工程,我好不甘心。」他希望終有一天能成為社區領袖,為社區藝術出一份力。

他曾目睹有人被石頭絆到,細看原來是道路不平所致,於是要求路政盡快鋪好道路。「路政署的工程師傅同我都熟哂!」K sir笑道。(黃文軒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