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利維亞左翼回朝 莫拉雷斯路線不倒?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拉丁美洲國家玻利維亞選舉延誤多時,終於周日(18日)順利舉行。前總統莫拉雷斯(Evo Morales)欽點的接班人前經濟部長阿爾塞(Luis Arce)取得逾半選票,大幅拋離對手前總統梅薩(Carlos Mesa)約20個百份點,毋須經過次輪投票而當選。此場歷時近一年由國內外右翼勢力一手炮製,由以舞弊為由推翻莫拉雷斯到多番已疫情為由延遲大選的政變,最終由人民以手中一票撥亂反正,足以證明人民透過制度制衡既得利益結構的重要。

作為四面環山的內陸小國,玻利維亞地方貧瘠難以耕作,長期以來以生產錫及古柯等維生,為南美最貧窮國家之一。自門羅起美國又視拉丁美洲為其後花園,並在冷戰高峯期更以策劃「兀鷹行動」資助拉美各國軍事政權,武裝推翻該國的左翼親蘇政府及鎮壓左翼武裝組織。1971年在尼克遜及基辛格指導下,美國中情局便資助軍人班塞爾(Hugo Banzer)軍事推翻左翼總統托利斯(Juan José Torres),美國資本更因而深入玻利維亞對當地天然資源予取予攜。

1970年代末期班塞爾在卡特政府壓力下還政於民,趕上了冷戰後期第三波民主化的快車,然而其經濟結構依然牢牢掌控於低地城市資產階級以及舊時代的精英及權貴階層。在美國主導的新自由主義教條下,玻利維亞大規模將公共產業私有化,又大幅削減社會福利,令低下階層飽受高失業率、高通脹、經濟不平等之苦。2000年代初於因反對食水及天然氣私有化而爆發的連場示威,亦令左翼領袖莫拉雷斯由街頭進入建制,在2006年大選中當選為總統。

圖為2020年10月18日,玻利維亞舉行大選,選舉職員向一名艾馬拉男子展示選票。(AP)

「左翼三劍客」剩莫拉雷斯

作為第一位原住民出身的總統,莫拉雷斯向既得利益集團以及美國為首的新自由主義全面宣戰,逆轉前朝的私有化政策,甚至出兵接管數十個由外資控制的油氣田、油管、煉油廠,並將國有化豐富的天然氣及礦產資源得來的收入回饋社會,令數以百萬計玻利維亞人脫貧。2006至2018年期間,玻利維亞平均經濟增長率達4.86%,人均生產總值更從1,000美元躍升至逾3,600美元,堅尼系數更下跌了19%,成功洗脫南美最窮國家的污名。

莫拉雷斯又將權力下放予地方政府自治,令長期遭中央政府及既得利益階級無視的原住民貧農階層充權,自此莫拉雷斯的左翼聯盟每次選舉皆無堅不摧。然而莫拉雷斯多次修憲亦試圖為其政治生涯續命,2016年其廢除總統連任限期的修憲公投卻被否決,被視為莫拉雷斯強大的魔力下墜之象徵。去年大選莫拉雷斯四度參選總統,雖然民調顯示其勝劵在握,美洲國家組織聲稱選舉出現舞弊,軍方及警方更公開要求莫拉雷斯下台,最終令後者逃亡國外。

2000年代初由委內瑞拉查韋斯、巴西盧拉、玻利維亞莫拉雷斯先後崛起而掀起的「粉紅浪潮」,20年後早已因查韋斯患癌病逝,委內瑞拉經濟因受美國制裁而崩潰,巴西又因盧拉及羅塞夫捲入巨大的貪污醜聞而下獄,右翼的博爾索納羅乘機攫取權力,當年的「左翼三劍客」只餘莫拉雷斯屹立不倒。然而事後傳媒卻發現,由美國主導的美洲國家組織指控根本不成立,學者領頭的經濟及政策研究中心亦稱無證據選舉舞弊,反對派政變的圖謀亦因而東窗事發。

去年10月在玻利維亞爆發的抗議活動導致該國總統莫拉雷斯被迫辭職,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曾對此予以譴責。(Reuters)

社會主義改革的果實

莫拉雷斯下野流亡後,繼任的右翼臨時總統艾尼茲(Jeanine Anez)立即以煽動叛亂以及恐怖主義清算莫拉雷斯派系,又驅逐庇護莫拉雷斯的墨西哥大使及西班牙外交官員。如此公然的政變亦引來山區農鄉的莫拉雷斯支持者不滿,全國爆發激烈示威,艾尼茲右翼政府調動軍隊血腥鎮壓示威者,又開槍射殺古柯農民,造成數十人死過千人傷,更令國民喚起軍事獨裁的記憶。選舉民調不甚看好的艾尼茲亦三度以疫情為由押後大選,惹引來全國反彈指控其怕輸。

為反對一再押後大選,莫拉雷斯支持者在全國各地主要幹道堵路,令處於山谷的首都拉巴斯陷入封城狀態,糧食及燃料嚴重短缺,最終成功迫使國會通過議案限制選舉再度延期。而經歷近一年的紛擾後,莫拉雷斯欽點接班人兼前經濟部長阿爾塞僅在首輪已取得逾半選票,壓倒性撃敗前總統梅薩,反映莫拉雷斯及其路線依然是民心所向,不論右翼勢力如何一再延遲大選仍不可扭轉大局,公然政變及將疫情作打壓選舉權的工具反而令之更加離心背德。

現時左翼運動雖保住十數年社會主義改革的果實,面對國內矛盾尖銳階級對立激化,阿爾塞要修補社會撕裂,不能只當山村基層的總統,亦應尋求跟不同階層的國民對話及復和。而玻利維亞政局不穩,莫拉雷斯持民望尋求永續執政,不僅破壞民主精神亦惹來在野勢力的反撲,亦要負上很大責任。玻利維亞短短十數年在人權、民主、脫貧、教育、環保等突飛猛進,要不致步上委內瑞拉及巴西後塵,為政者必須戒慎恐懼,莫要有權用盡,忘記執政為民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