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拳電影《暹羅訣:九神戰甲》登台 動畫呈現古泰拳備受好評

撰文:賴家俊
出版:更新:
電影海報。(奇摩電影)

2018年最爆紅泰國動畫電影《暹羅訣:九神戰甲》(The Legend of Muay Thai: 9 Satra)將會於九月七日於台灣上映。這套泰國電影在年頭於泰國公映首周,已拿下900多萬港元票房,IMDB評分8.4,並登上泰國電影票房冠軍。《暹羅訣》賣點除了以泰國和荷里活頂類動畫創作團隊200餘人,耗時4年製作外,還邀請了荷里活配樂大師Ryan Shore為電影譜曲。而電影更大賣點,是以忠實呈現古泰拳拳法,配合科幻戰甲元素展開歷險故事,這次《武備志》便為大家介紹動畫中情節與古泰拳關係。(不含劇透)

《暹羅訣》是講述一個少年醒覺,復仇打波士的奇幻故事。傳說,拉瑪帖王國將會出現一位擁有神器「九神戰甲」的泰拳少年,拯救苦難中的王國。為了杜絕後患,拉瑪帖王國遭夜叉族入侵而一夜被滅。少年奧特自少與養父生活,又不正經學習泰拳。一天,養父告訴他為拉瑪帖王國後裔身世,因而成長為泰拳戰士的奧特在養父和師傅的保護下帶著九神戰甲逃脫,打算送去給王國王子,以圖復國。一路上奧特結識了女海盜小蘭、神秘夜叉族成員以及猴王,和他們踏上征戰之路。

從手帶長短體現泰拳流派

將科幻元素結合古泰拳是這套電影最大賣點。古泰拳其實是一個籠統稱呼,大約泛指古代泰國不同地區的泰拳,其服飾配備、打法和擂抬規則等與現代搏擊運動泰拳均有明顯不同。在十四世紀大城皇朝時代,泰國拳鬥之風已極盛行,最先是「徒手」拳鬥,後來才逐漸改用馬皮條裏拳。據說馬皮條只用於宮廷比試,民間則多採「纏麻」式。

泰拳稱為「八臂拳術」,古今除了均會用到拳腳肘膝外,古泰拳年代拳師所用招式可說全無禁忌,不論投摔、反關節、撞頭、撩陰插眼等均可使用;另一點與現代運動搏擊最大特異處,是古泰拳的用招更有明顯的兵器考慮,或配合兵器使用。
 

回到電影中,我們見到主角奧特為雙手纏條狀棉布,這在古泰拳中便有如現在手套般,可保護手部更盡情揮拳發力,據說有些手條會浸上石屑使表面更粗糙,從而加大殺傷力。而在古代泰拳不同流派中,不同流派會有不同手帶長度,這亦是考慮到出招用力的特點,詳細可看《武備志》有關東部古泰拳的介紹!
 

動畫呈現古泰拳練功方法

另外,在預告片中見到奧特在訓練時要挑水登山,在水中打水花,都是古泰拳的訓練方法。例如古泰拳的打水功,目的在打中水花時,不讓拳手因水花濺起而容易合上雙眼,錯過逃避攻擊機會;又如挑水訓練會要求拳手挑起兩個約一米多高的水筒,以肩擔或用臂挾於肋下腰間的方式,徒步長跑或登山,以此增加臂力,更可使腰肋勁力異常,加大拳腿威力。片段中打椰子的訓練法,應為古時打檸檬的變種,其法是將大約10隻檸檬用線吊在懸空竹竿上,每只隔10-13公分,高與練習者面齊。然後用拳、肘、臂等閃避回蕩的檸檬,力爭不被擊中面部。
 

而在電影中出現的拳法,如「蛟龍鬧海」、「隱士投湖」、「鱷魚擺尾」等,都是古泰拳流行的招式。據說古時泰拳地方流派眾多,而大約在「老虎王」(Phra Chao Suea/1662-1708) Sanphet VIII時代,將各地流行不同的泰拳招式加以整理,選取了當中部分為現存泰拳基本體系,而這些招式後人加以改良,又按攻防技法分為「母招」(mae mai/primary technique)和「子招」(luk mai/secondary technique)。

在FB 用戶Peerachasith Ton Thaiyuth曾分享一段1938年的泰拳比賽片段,當中仍留有部分古制。例如步法明顯異於現在運動泰拳(應該是地方流派步法),回合計時也用很土法,將一個有孔的半圓容器放入水盤中,容器完全沒水為一局,據說這是古時以半個椰子殼開孔,放入水盤計時的變種。
 

早於六月時,《暹羅訣》首部國語配音版已於中國上映,雖然香港仍未有公映機會,但相信隨著台灣公映後,香港影迷可以稍後透過郵購影碟觀賞這部電影。

參考書目
陳國榮:《泰國拳》
 

電影編劇和配樂師的製作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