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教育.圖輯】跨世代對談:14個Fine Dying的死法

撰文:謝慧心
出版:更新:

Fine Dying,是去年成立的社創設計室「啟民創社」的第一個工作項目。如何死得好?如何死得精緻?最理想當然由當事人——即在生的人去研究討論!設計團隊透過社福機構,找來多位長者與香港知專設計學院(HKDI)的設計系學生來了多趟跨代對談,了解長者對死事的看法,再由學生將長者的理念化為「死物習作」。
我們從這些作品中,發現了不少有趣的「死橈」,即管分享部分作品,看看能否啟發更多人創作有趣甚至實用的「死物」。

生命圖書館。(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生死迴旋處

作品名稱:生命書圖書館
創作學生:熊浩明
聯合創作:林宗祐
作品意念:生命書圖書館是一個設置於市中心迴旋處的撒灰場所。設計學生選取「迴旋處」是希望葬於其中的人可早日轉生。迴旋處的中央是一棵大樹,供人撒灰,四周環繞的則是紀錄了逝者人生故事的小書本。故事書內頁可以撕下來保存,讓不同的人可以從中點滴得到啟迪;待書中最後一頁都被撕下後,剩下簿皮,什麼也不留。人們還可以在大樹下閱讀他們的故事。

人生迴廊。(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以回顧展好好道別

作品名稱:人生迴廊
創作學生:楊應傑
聯合創作:李生、李太
作品意念:人生迴廊是一個設置在醫院或者在院舍旁邊的空間,在迴廊中可以貼上臨終者的生活片段,就如臨終者的個人回顧展那樣,讓他們與朋友、家人及社工一起藉照片回顧自己的一生。這趟路(旅程)也是一個讓臨終者好好道別的方式,讓逝者藉此放下執念。

最後的繽粉旅程。(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海葬是彩色的

作品名稱:最後的繽紛旅程
創作學生:陳穎頤
聯合創作:盧芳蘭
作品意念:海葬作為一個道別的儀式,往往顯得太急,儀式短速,骨灰在海中的驟然消失也加重了家人別離的失落感。「最後的繽紛旅程」的設計嘗試在視覺上延長道別的過程。設計採用水溶性物料加上天然染料製作骨灰容器。容器在海中慢慢溶掉時,當中的顏料會隨着水流畫出一道彩痕,讓家屬可以在茫茫大海中找到思念的憑證。

植存。(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骨灰再不飛散

作品名稱:植存
創作學生:廖梓堃
聯合創作:賴樂勝
作品意念:撒灰器的其中一個作用,是預防在大風日子撒灰時,骨灰會隨風飄散;誠然平日的花園葬,就算用上撒灰器,難免也會出現骨灰在地面飛散情況。有時骨灰在草面積聚太多的話,也會影響青草生長。因此「植存」想將骨灰製成肥料磚,透過引導管直接放入泥土中,整個將骨灰磚放置於泥土的過程,也可以讓多些家屬成員參與儀式。

沉歲時光囊。(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骨灰隨生肖瓶徐徐沉睡海底

作品名稱:沉歲時光囊
創作學生:嚴婉儀
聯合創作:黃月英
作品意念:整個設計源自共同設計者不希望骨灰在海葬撒灰過程中四處飛散。「沉歲時光囊」讓骨灰在海中凝聚一起。時光囊外層是可溶解的透明圓形外殼,中間載着骨灰的陶瓷生肖瓶,可根據先人的生肖選擇。時光囊中還可以放入米紙信箋及鮮花。在儀式中,時光囊可浮於水面一段時間,讓家屬有足夠時間目送親人;然後時光囊會由底部開始溶化,中間的生肖瓶徐徐沉到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