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設計】「死」物有人味 社企設計紙摺信封 變花園葬撒灰器

撰文:謝慧心
出版:更新:

「對於公共事件或物件的設計,其實大家都可以講出你的想法。」當設計師利志榮在訪問中吐露此話時,心中flashback了近年香港多個令人哭笑不得的社區怪設施,之所以是「怪」,無非是因為欠缺由「人」出發的角度——人們因何用它?如何用它?過程有何感受?
去年,幾位設計師走在一起成立社創設計室「啟民創社」,希望用設計去回應香港社會的一些議題與需要。他們的首個項目,便向「死路」出發——花園葬的撒灰器。
許多人都沒聽過見過花園葬,對撒骨灰也許毫無頭緒。但聽過他們設計紙摺的新撒灰器「信別」的故事,會發現「死」物原來也可充滿人味。

由土葬到火葬的40年

「死事」也要由土地問題說起——政府近年推廣綠色殯葬,食物環境衞生署為在紀念公園撒骨灰的「花園葬」賣的廣告,便不時都在街上可見。現時香港有九成人死後採用火葬,但骨灰龕供不應求由來已久並且愈趨嚴重,於是,花園葬、海葬這類環保的殯葬方式被視為出路之一,惟暫時尚未普及。

啟民創社創辦人李欣琪(Yanki)回溯殯葬歷史,港英政府原來早在60-70年代已開始推廣火葬,「40多年前做(火葬)公眾教育,正因預視到香港將會沒有土地,所以要將中國人的傳統思想,由土葬、全屍保留,轉變到一步步接受火葬。」到今天,火葬的比率由最初一、兩成大增至九成,火葬後買骨灰龕成為常態,可說是成功的公眾教育。「現在當人們死後都變骨灰,但連放骨灰的地方都沒有了,便需要另一個可能性。」

香港地少人多,陽宅陰宅同樣土地告急。(資料圖片/鍾偉德攝)

要將存放骨灰的觀念,由骨灰龕扭轉為撒灰,可能又要多20年。身為設計師的Yanki很希望,今次的轉變,有多一點公眾參與、過程美一點、多一些設計元素。「上一次都幾pragmatic(實際),只用金錢、沒地方來推廣。我想,現在資訊那麼發達,方法可以很不同。」

Let them go, let them free

團隊的設計編輯徐巧詩(Ire)說,在閱讀許多花園葬的政府文件時,發現有一個細項中寫明,撒灰器原來可以自攜,便有了靈感的切入點。現時食環署所使用的花園葬撒灰器以金屬制,外型冷冰,可多次使用,據他們接觸的食環署職員所指,家屬最常問是使用前會否清潔,反映擔心「撈亂骨頭」。設計研究員曾兆賢(Albert)指,現用的撒灰器以活門控制,骨灰放入後,家屬靠手握來控制活門釋出骨灰的分量,「若不小心一下大力全按,可以1秒內就完。」

可以入手的,便是撒灰器的再設計。團隊透過社福機構,找來長者與香港知專設計學院的設計系學生跨代對談,談生論死,包括對「骨灰」的想像,第一個問題是:骨灰應該留、還是放?「Let them go, let them free。我們問的老人家都覺得撒灰幾好,一來不會煩到後人,二來他們都不會拜自己的祖父母,也不會期望我們去拜他們,反而幾豁達。」Yanki說。

「我們接觸的都是草根階層的老人,他們成世人都在做工,會覺得死都好講求貢獻。」Albert說,這班長者本身都是生死教育的義工,思想較開明,很接受喪事有環保意義的觀念。

知專設計系學生在花園葬與海葬之間的選擇。(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緩慢一點 用雙手「信別」

「其實民間或老人家的思想好開明,可能是政府的反應或未及他們那麼快。」設計顧問利志榮(Wing)說,在這些跨代對話中,發現了「美麗」、「緩慢」這些形容喪事過程的重要字眼。「怎樣為之美麗?我猜絕對不是物件的美麗,而是人的情感與過程可以連繫;美麗就是一種浪漫。緩慢未必用時間來界定,也許是增加內裡的情感,或停頓的時間。」

將這些對死亡的「感覺」演繹為工具,就有了如紙摺信封的「信別」,一個新撒灰器的誕生。

早前啟民創社把「信別」帶到長者用品的博覽展出,並以沙代骨灰,讓公眾體驗撒灰。(吳鍾坤攝)
+1

「信別」的外型如白信封,家屬可在表面寫字繪畫,表達心意;兩端讓雙手自然握抱著,表達撒灰儀式中的莊嚴、與先人的情感連繫;信封底部是骨灰的出口,角度設計為使用者只需輕轉姿勢,便可控制骨灰流出的快慢;最後的一個重點,是信封選用厚身的白咭紙,既可承托2公斤的骨灰、手感較佳,燃燒時間亦較長——「信別」是一人一封,既消除「撈亂骨頭」的疑慮,許多家屬亦會在完成撒灰後直接燒掉,據他們的觀察,家屬會一直守候在火爐旁凝視,而緩慢的燃燒過程,似乎有著某種安撫的感覺。

食環署職員試用意見

這些細微的觀察,來自他們多次修訂設計並將「信別」製成產品雛型後,於去年11月舉行的2次試用儀式。第一次是為中大「無言老師」(捐贈遺體予中大醫學院的死者)舉行的喪禮,第二次則在和合石火葬場,由食環署為市民撒灰的職員試用,這種服務稱為「他撒」。Wing說:「他們與家屬很不同,因為是每天的工作,希望了解他們在操作上的意見,如會否使用困難、疲累、不方便等等。」Ire說,前線職員的評價正面,也對在遺體處理的流程中何時給家人介紹這類產品為較佳時機給予一些建議,例如在取死亡證的時候等等。

另一設計將放置骨灰的布袋加上膠環,便可成為撒灰器,抱在身前有擁抱先人的感覺。(吳鍾坤攝)
啟民創社創辦人李欣琪認為,香港地少人多衍生的社會議題,可讓香港孕育更多本土的社創項目,甚至可輸出外國。(吳鍾坤攝)

香港原創的社會創新項目

這個項目,他們取名做Fine Dying——死得好,並非把喪事變得高檔,而是以最大的誠意,去處理每個人的最後一程。如撒灰,就是家屬看見先人軀體的最後一個機會,「我們把燒元寶、燒衣紙,陰間與陽間的關係等中國傳統思想連結,這種傳統文化與墨西哥好似。其實,摩登一點的城市,可能已失落了這種感覺。」

「啟民創社」去年獲社創基金資助310萬元成立,團隊希望用設計為一些香港議題提供出路。Yanki更認為,香港特有的「地少人多」衍生社會議題,有很大潛力去發展社創項目,甚至可以分享或輸出至外國。「香港有這情況,可能十年後倫敦便會面對。我們好想找到香港市民一齊去想一些屬於香港的社創項目,然後帶到世界各地。我們好想做一個本地的think tank,做一些我們home grown的social innovation。」

他們在7個月內研發出「信別」,以產品設計而言可說是極速,現正在申請專利中。同時亦有許多人問他們,有沒有海葬相關的方案?Yanki指團隊已在構思中,「海葬會把骨灰放入水溶性的袋中,其物料為PVA,是食環署在改例後,容許此物料可掉入海中而不會視為垃圾。PVA可以3D打印,我們也希望用設計的方法,讓它可以浮出海中才沉下去,而不是丟落海那般。要再找資源做,但方向與『信別』一樣,集中在人與物件的互動上。」

啟民創社仍在為「信別」作最後的改良,如已排期進行花園葬的人士或公眾有興趣了解更多,可透過電郵info@enable.org.hk聯絡「啟民創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