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大嶼】西區居民斥政府只為錢 黃偉綸否認:土地分配七三比

撰文:張嘉敏
出版:更新:

就明日大嶼填海興建人工島項目,政府計劃先在立法會申請約5.5億元撥款作前期研究,初步估算造價約6240億元。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今日(13日)召開特別會議,有西區居民直斥政府「淨係想發達」,忽略工程對當區居民的污染影響。有立法會議員要求當局交代人工島的土地分配,質疑明日大嶼造地需時,未能解決當前房屋問題。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在會上稱,估計土地分配與公私營房屋比例相約;同時因應現時填海技術進步,估計明日大嶼首幅土地將於2028年推出,涉及約百多公頃的土地,以商業及交通接駁用地為主。他強調,項目非單為賣地收入。

長達約10小時的特別會議於下午續會,會上有公眾人士繼續就項目發表意見,並以支持者居多。(梁鵬威攝)

長達約10小時的特別會議於下午續會,會上有公眾人士繼續就項目發表意見,並以支持者居多。大部分支持者認為填海後能回應本港房屋需求,當中新移民沈越於會上提及,明日大嶼能提供市民可負擔的土地供應,解決房屋需求;而人工島的基建同時能夠促進本港經濟發展。不過,有居於西營盤的居民徐可儀於會上坦言對政府及當區區議員感到失望,「點解區議員變晒啦啦隊,佢哋應該要服務我哋(居民)。」

她批評,區議員漠視工程對西區將造成的污染,斥政府「淨係想發達!」香港觀鳥會項目主任黃雪媚質疑以填海解決房屋問題的說法,她稱目睹居住的區內有兩幅綠化地被改劃作興建私樓,「全部都係納米樓。」中部水域關注組創辦人陳嘉琳亦認為,房屋問題並非源於土地供應問題。其言論隨後被會上議員反駁,當中何啟明更追問其居住地點,被陳嘉琳以私隱為由拒絕回答。

居於西營盤的居民認為區議員漠視工程對居民影響。(立法會網頁截圖)

黃偉綸:本港九成基建無超支

根據政府明日大嶼的推展計劃,當中公私營房屋比例將為七比三。立法會議員尹兆堅於會上問及填海後的土地分配比例,並質疑明日大嶼未能解決未來8年逾800公頃的土地短缺。發展局局長黃偉綸稱,由於人工島上主要以集約式發展為主,估計土地分配比例將與公私營房屋比例相約。而他提及,因應填海技術進步,明日大嶼首幅用地最快可於2028年推出,涉及約百多公頃土地,惟未必為房屋用地,將主要用作交通接駁及商業用地。他續稱,政府有足夠財力應付明日大嶼,「放翻幾百元落去一個值得投資的項目。」他強調本港九成的基建未有出現超支情況,而政府將會透過就項目管理進行再培訓,並以地盤監督系統控制成本,強調政府將小心規劃,盡量避免影響西區交通。

至於立法會議員何君堯提及,政府應考慮重發「乙種換地權益書」(Letter B),制定賠償方案以收回新界土地作發展用途。黃偉綸回應稱,鑑於本港土地資源短缺,而短中期的土地格局將不會改變;重申政府未有足夠土地供應作拍賣,故無意重推乙種換地權益書。

運輸署前副署長:沙田、機場都由填海得來

會上續有前政府高官支持項目,運輸署前副署長程錦昌稱,他是土木工程師出身,過往曾參與多個大型工程項目。他指出沙田、機場等大型項目均由填海得來,形容本港擁有世界級填海水準,可以應付明日大嶼的工程。

當局早前提出於人工島內的第三個核心商業區,能提供約20萬個職位。中大地理及資源管理學系教授伍美琴質疑有關講法,要求當局交代數字來源;她又指出,現時本港公營房屋密度過高,要求政府先做好土地規劃。

黃偉綸回應說,職位數量根據現時中環的商業樓面面積,按照比例計算得來;不過強調並非每個均為高級職位。他又指出,屆時人工島落成後不會出現豪宅式的私樓單位,相信公私營房屋的地積比率差距可拉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