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早餐有助學生成績? 侯傑泰回應坊間質疑

撰文:胡家欣
出版:更新:

中文大學近日一項研究發現,習慣食早餐的學生,在TSA(全港性系統評估)的成績比不食早餐的學生優秀,相當於多接受1.5年教育。外界反應迴異,有提倡學校推動食早餐;也有質疑報告結論誇大成效,研究未有嚴謹論證。
負責研究的中大教育心理學講座教授侯傑泰建接受港台《千禧年代》訪問時稱,指研究已考慮各種不同影響學生成績因素,並作出多角度分析,例如社經地位等,但結果影響不顯著;而未有採納對照組是因為非教育研究慣常做法,同時涉及道德考慮。他未有正面回應研究是否「急進推論」及「粗疏」。

侯傑泰(中)日前公布學生食早餐與TSA成績的研究,運用了官方資料。(資料圖片)

研究以問卷方式,訪問了1.5萬名中、小學生及1.2萬名家長,附以2015年全港性系統評估(TSA)作分析,發現食早餐對學生的學業表現有重大影響,有食早餐的同學學業表現較佳。外界質疑調查是否具科學性。

學生習慣吃早餐 TSA成績較好 相當於多讀1.5年書

(1) 研究結論是否「急進推論」?

侯傑泰在電上受訪時未有正面回應,他指研究已考慮各種不同影響學生成績因素,並多次重申背後已作出多角度及深入分析,例如社經地位、性別、父母因素等,但最終顯示對結果不顯著。他又指,今次研究係呼應相關的醫學研究,結果「並不是驚天動地」。

侯亦經中大教育學院教育數據研究中心作聲明指,研究亦檢查「好孩子既吃早餐又勤力讀書」等其他解釋是否更合理,但數據結果顯示與食物種類效應不吻合。總括,他表示經計及以上分析、其它調查及醫學研究後,仍一致得出早餐對學生成績的功效。

食早餐就有好成績?到底研究報告說了什麼 

(2) 為何未有採納對照組?

侯傑泰是次非教育研究慣常做法,因為涉及人的研究涉及道德考慮,「要叫學生3年不會食早餐從而睇有咩正面及負面影響,我們不會做,咁會過唔到道德委員會。」他指,一般會用周遭證據推論及控制影響研究的多個因數如家庭背景等,以檢視早餐對成績是否仍有影響,「如家庭背景好,就會扣幾分,扣幾多分就用統計學計算」。

(3) 研究簡單提供食物組合功效,為何未有仔細分析什麼食物會對學生成績健康較好?

侯指,事次研究主要是提供香港學生食早餐的習慣數據,並不是特別研究早餐食物種類及份量對學生成績的影響。他認為詳細可參考營養師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