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指三成學生非每日吃早餐 六成每周食5次魚蛋燒賣

撰文:香港01記者
出版:更新:

有調查發現香港15歲以下學生,有三成受訪學生非天天食早餐,與2008年類似研究結果相似,反映8年來未有改善。調查又發現近六成學生每星期食4至5次魚蛋或燒賣,這類食物不但卡路里和鹽份過高,長期食用更有可能影響健康。適逢聯合國將2016年訂為「國際豆類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Pulses),宣揚豆類的營養豐富和可持續農業發展,調查機構建議市民多飲豆槳和多吃豆類食物,代替不健康的飲食習慣。

每日放學都是學生最開心的時段,因為可以去找喜歡的下午茶吃,但不一定吃得健康。(資料圖片)

環保協進會於今年9月至11月,向1100名15歲以下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共有三成學生沒有每天吃早餐的習慣,有3%學生更是從來都不吃早餐。至於早餐種類方面,學生多數選擇以麵類和麥類為早餐,各有三成。調查又發現有58%學生每星期平均食4至5次魚蛋或燒賣,28%學生每星期吃2至3次,只有14%學生每星期吃一次或以下。

環保協進會今日公布調查結果,並推廣多吃豆類,既健康又有助可持續農業。

不可空肚吃午餐

相較「不可以空肚吃早餐」,學童更不可以空肚吃午餐!註冊營養師李正雅形容早餐是一天三餐中最重要的,說早餐中的碳水化合物能轉化成葡萄糖供腦部運作,若身體缺少了糖份,除了會影響學童的集中力;腦部也沒有足夠能量吸收知識和運作,令學童成績較差,長遠更可影響智商發展。

睡覺過後,前一晚的晚餐已消化得七七八八,學童亦可能因為血糖低而頭暈,也有機會因飢餓感而影響心情甚至發脾氣。李正雅說,進食早餐能助學童維持平和的心境,另一方面,若學童待小息甚至午飯時才空肚進食第一餐,有機會因過餓而過度進食,長遠增加變成肥胖的機會。

營養師李正雅指,調查顯示學生的進食習慣不健康,建議多吃豆類和多飲豆槳。

李正雅又表示早餐只吃含碳水化合物的麵類和麥類是不夠的,建議學生在吃早餐後飲一杯豆漿,提供充足的蛋白質以及纖維。又提到魚蛋和燒賣卡路里過高,加上一般伴以濃味醬料,容易吸收大量鹽份,建議減少食用。

黃先生每天都會為兩名兒子準備早餐,多數吃麵包飲牛奶。

就讀中二的程同學表示了解吃早餐的重要,不過因為偶然會遲起床,所以一星期大約只有4至5天有吃早餐,主要吃麵包或燒賣為主。黃先生分別有兩名9歲和7歲的兒子,兩名兒子都會每朝吃早餐,多數吃麵包和飲牛奶。

豆類含有豐富營養,包括蛋白質、纖維、礦物質和維他命等。(資料圖片)

豆類含豐富營養 多吃減慢全球暖化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將2016年訂為「國際豆類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Pulses),倡議「提供豐富營養,促進永續發展」,因為豆類除了含有豐富蛋白質外,還含有比蔬菜還要高一至兩倍的纖維,以及其他重要維他命。

多吃豆類亦有助可持續農業發展,因為每生產1公斤的扁豆或鷹嘴豆,平均消耗12.5公升的水,但生產同等重量的雞肉和牛肉,卻需要4,300和35,000公升的水,所以聯合國亦建議多吃豆類代替肉類,以減低出現糧食危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