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問題乃港府「廿年都考唔好嘅試卷」 一個原因唔出手推冧樓價

撰文:黃祐樺
出版:更新:

立法會早前一份研究報告指,本港平均每100個35歲以下的年輕人,只有不足8個能成功自置物業,而首次置業的平均年齡更推遲到44歲。 面對港樓樓價「離地」,住屋成本高昂,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高級講師李兆波接受《香港01》專訪時形容,土地及房屋問題是港府一張「考咗廿年都考唔好嘅試卷」,至於青年置業難,政府更是責無旁貸。

然而,港人「買磚頭保值」的觀念根深蒂固,李兆波相信未來港樓樓價難大跌,並促請政府加快推展青年宿舍,以緩解青年「上車」的困境及對社會的不滿。

土地佔政府收入近三成 不利市民上車

李兆波解釋,港府有接近三成的庫房收入來自賣地、物業買賣印花稅,以及差餉地租等土地相關收入,故此「政府唔會輕易賤賣土地」,亦不會推出太多房地產措施,過份壓抑樓市。他續指,政府不會出手「賤賣土地、推冧樓價」之外,香港樓市的另一個殘酷現實是即使買家辛苦儲夠首期,仍要負擔高昂的印花稅稅項。

李兆波認為,年輕人上車置業問題,政府責無旁貸。(鄭子峰攝)

他舉例,以一個700多萬元的「入門級」物業計,首期以外仍需支付差不多30萬的印花稅,「即使政府提供按揭利息扣減,分20年退還,但一開始仍要付30萬,這是很不公平,我要住屋,是天經地義, 好不容易取得入場券(首期),此舉(印花稅)等同臨門踢我一腳。」李兆波認為,單從政府收入角度思考,無疑間接令樓價居高不下。

推展及興建青年宿舍力度不足

他更認為,年輕人上車置業問題,政府是責無旁貸。 事實上,早在2011年前任特首曾蔭權任內已提出青年宿舍政策,惟至今近十年,原定興建的七個青年宿舍項目、涉逾3000個宿位,至今只得一幢、約80個宿位落成。李兆波批評進度太慢,人均月租近5,000元亦超出預期。他認為,項目應是由政府親自負責,而非交予NGO (非牟利機構)實行,因後者非專責建屋。

應為年青人提供空間 發展事業

「2014年係佔中,如個當時果斷啲,推出多啲青年宿舍,相信佢地(年青人)對社會嘅不滿會減低。2014之前就要做,佔中之後就更要加快做,2019年個啲事就應該唔會發生,就算發生,唔會係咁嘅規模。」李兆波指,政府有需要為年青人提供一個百餘呎的空間,讓他們發展自己的事業。

「你諗下由2014年住到2024年,畀你住十年,1,500蚊一個月,百餘呎,企企理理,如果做任何違法事情,會咩都無曬,代價係好大。」

對於中央近日提到,要解決本港的土地及房屋問題,李兆波認為,部分政策如物業稅,過往政府可能是「隻眼開、隻眼閉」,但日後情況或不再一樣,他指,近日財政司司長亦建議引入差餉累進制,故假如持有太多物業,日後或有需要減持。

「供應是足夠的,只是有些人持有很多間(物業),有些人一間都冇。」他相信,中央現在釋出相關訊息,港府將更夠膽實行政策,但在維護金融系統穩定的大前提下,估計對樓價影響有限。他續指,相比其他國家地區,本港訊息自由、資金流動亦較自由,社會環境相對安全,加上香港的儲蓄率高,市民大多寧願將資金投放至房地產市場「保值」,料樓價難大跌。

李兆波相信,中央現在釋出解決土地房屋訊息,港府將更夠膽實行政策。(鄭子峰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