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平台招大學生參與貧窮體驗10天團:唔好剩係喺自己世界內發夢

撰文:莫家文
出版:更新:

貧窮一直存在,疫情及經濟低谷將問題更加尖銳化,有福音團體今年舉辦貧窮體驗十天團,在學校招募約60名大學生及DSE考生,馬不停蹄探訪拾荒者、清潔工及劏房婆婆等不同階層,更要親身落區體驗深水埗夜冷擺攤,執紙皮捱餓及模擬劏房生活,務求切身處地感受窮人面對的處境,做到「唔好剩係喺自己世界內發夢,見到城巿仲有更多需要的人。」

+2

主辦者:透過體驗與服務反思生命

「同心圓」前身是一個透過音樂宣揚福音的基督教敬拜平台,其後擴展至社區關懷服務,除了每月落區一次街頭探訪清潔工及拾荒者,2016年開始招募年輕義工參與海外短宣工作,當中包括飛至泰北及緬甸山區學校、農村或戒毒所從事身體檢查及診治等義工服務,直至2019年末出現新冠肺炎疫情,外地活動因異地檢疫問題暫停,團體改而在本地實行貧窮體驗團,讓生活無憂的年輕人真正感受貧窮滋味。

同心圓助理青年事工主任熊諾恩表示,今年活動大約有60名志願者參加,當中25人曾參加定期探訪活動,其餘35人為首次參加的「新鮮人」,由理工大學、中文大學內招募而來,亦小部分人是剛完成香港中學文憑試(DSE)的準考生,他們由5月31日至6月9日為期共十日的行程中,先後探訪劏房家庭、清潔工、街頭拾荒者,向他們派發物資;上門為獨居婆婆清潔,簡單身體檢查服務;以至親身落區陪同深水埗夜冷小販賣物,並親自在街頭執紙皮買麵包及模擬劏房生活等活動,讓一班年輕人開眼界之餘,最後一日總結經驗與感受,反思個人家庭背景與窮人生活在水深火熱的「離地」,「我哋接觸好多大學生,屋企或者本身家庭比較富裕,希望(佢哋)透過呢個活動、體驗同服務,可以反思多啲生命…唔好剩係喺自己世界內發夢,見到城巿仲有更多需要的人。」

出身中產家庭 夜冷二手賣物始知貧窮實況

就讀理大物理治療學系二年級的童童,便是首次參與本地短宣貧窮體驗團,她承認本身來自中產家庭,與基層人士較少接觸,尤其對深水埗夜冷地攤有一份抗拒感,「可能覺得佢哋條街污糟,或者南亞人士叫賣好大聲,叫賣的時候我會驚,甚至避開。」然而她真正落區與小販對話,甚至陪伴他們擺賣,才切身處地體驗基層生活的狼狽。「佢哋有同我分享過,以前下午5至8點擺一場,但係依家食環署唔畀,只可擺七至八,得一個鐘頭搵食,導致佢哋凌晨又要再擺,日出又要擺多次,令我反思原來佢哋的需要係好大。」

童童稱,當看見深水埗夜攤小販售賣二手零食及凹陷損壞的罐頭,方驚覺無論是賣方或買方,真實地有一班人生活得多麼苦難,「凹咗的罐頭,可能真係有過期食品,或者已經擺咗好耐的食物,我諗其實佢哋經濟上都有困難,大家都知香港物價好貴,超級巿場個價錢更貴的時候,有啲人去二手巿場,可能會有啲零食,佢哋會買畀小朋友…...當你連超級巿場都負擔唔起的時候,可能就要去夜冷嗰度買。」

凹咗的罐頭,可能真係有過期食品,或者已經擺咗好耐的食物,我諗其實佢哋經濟上都有困難,大家都知香港物價好貴,超級巿場個價錢更貴的時候,有啲人去二手巿場,可能會有啲零食,佢哋會買畀小朋友。
理大物理治療系二年級生童童
+1

參加者:聆聽對方成為同行者

另一名同系一年級生馬朗兒,去年已開始參與街頭探訪活動,今次再報名參與本地貧窮體驗團,感覺最特別是要親自與同伴落手由尖沙咀行至深水埗執紙皮,結果一行七人合共賣出50多元紙皮買晚餐,平均每人一至兩個麵包,終於明白拾荒者「餐飲餐食餐餐清」的實況。「其實我覺得嗰陣咁多人都好辛苦,但係代入返基層,可能得一個人的時候,然後每一日做緊呢啲嘢,每一日諗住執到幾多,然後個晚餐就係得呢嚿錢,我就覺得好辛苦。」她認為透過活動真正代入窮人視角,學懂對方究竟為什麼執紙皮維生,從而學會幫助他們度過難關。

「我哋接觸好多大學生,屋企或者本身家庭比較富裕,希望(佢哋)透過呢個活動、體驗同服務,可以反思多啲生命…唔好剩係喺自己世界內發夢,見到城巿仲有更多需要的人。」
同心圓助理青年事工主任熊諾恩

今年就讀公開大學護士系二年級的心媛表示,最記得探訪一名居住板間房、年約70多歲婆婆,被她當前被四邊牆身與雜物包圍的居住環境所震攝,除了一張床、床頭櫃及雪櫃外,剩餘空間只容放得下一張,空間較她想像中更為侷促,即使之後活動負責人再於室內以紙皮及畫界模擬居住棺材房,仍然遠不及實際體會。「未真係親身去過劏房的時候,唔會感受到個種壓迫感。」而她慶幸陪伴婆婆期間,獲得對方信任敞開心扉談話。「可能一個咁狹窄的環境無得抒發,有人搵佢的時候,好想成為一個關心佢、聆聽佢哋的同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