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價格先加後減 貨品打折難保就業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政府第二輪「保就業計劃」周日(13日)截止申請,上月兩間大型連鎖超市百佳以及惠康被政府點名要求若領取第二輪補貼必須提供減價或現金券等優惠。政府未透露兩大超市有否申請,但稱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正與超市商討第二期計劃下的優惠安排。超市如何提供優惠尚未可知,但為市民熟悉的「先加後減」技倆卻再次出現,已令不少市民擔心超市取得補助後也只是重施故技。

9月12日,旺角朗豪坊擠滿人,商場的超市亦大排長龍。(廖雁雄攝)

政府難干預定價

「超市價格關注組」於8月28日至9月11日期間比較各大超市貨品價格,發現在不足半個月內,惠康及百佳的貨品價格已分別錄得1.1%及0.4%升幅。其中也不乏「先加後減」以及超市之間「齊上齊落」的情形出現,例如百佳「金鳳泰國頂級香米5公斤」於8月25日以95元出售,但在9月2日便標價為97.9元,再於9月4日「減至」95元。同時兩大超市對於同一產品的減價推廣上,即使是同日優惠亦不時會出現同一定價。

諸類商品定價,政府透過消費者委員會的《網上價格一覽通》理應已能掌握,貨品「先加後減」,超市之間價格相若的情形也非疫後新鮮事。政府容許兩大超市申領補助,又同時要求向市民提供優惠時,本應已能理解超市的減價優惠技倆眾多。而貨品定價往往受來貨及行情影響,除非有證據確定大型超市違反《競爭法》,否則在自由市場之下,政府也難言可以控制超級市場的商品定價。

因接獲市民反映各大超市的貨品價格不減反升,民建聯副秘書長兼觀塘區議員顏汶羽早前牽頭成立「超市價格關注組」。(黃舒慧攝)

保就業須對症下藥

超市生意不跌反增,裁員壓力未在超市出現,保就業補貼落到超市手上,根本無法發揮保就業的應有實效。根據今年7月份的零售業銷售數據,超市受惠於防疫措施,超級市場貨品的銷貨價值疫市上升達26.5%。若政府照樣將補貼送到超市手上,但超市依然能以來貨、行情等理由加價,最後能夠「滴漏」到市民手上的補助將少之又少。

超市營業數據明顯優於其他零售行業,政府如常補貼超市便有如藥石亂投。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表示,為了簡單快捷,政府對企業補貼難有太多「畫線」,結果大筆補貼落入生意不減反增的企業口袋。但對於被迫放取無薪假的市民,政府卻偏偏堅持「畫線」,拒絕直接向失業市民發放援助。其背後的邏輯思維,已讓不少市民無法信服「保就業」計劃在幫助市民。

政府既有零售業銷售數據的資料輔助,政府應對症下藥,減少向受影響較小的行業發放補貼,並以省下的大筆開支,轉而直接資助其他受影響行業的基層員工。例如香港政府便可參考新加坡,依不同行業所受衝擊而決定資助比例。一邊向超市發放補貼,一邊要求可以「先加後減」的優惠,如此迂迴曲折的資助方式,市民根本難以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