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超市「開刀」 只反映政府未懂精準保就業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政府周二(18日)宣布第二輪保就業計劃,焦點之一是兩大超市集團若申請,必須附帶回饋市民方法。政府留意社會不滿企業疫下受惠仍領取補助薪金,出發點值得肯定,但解決方法沒有令補助更精準利用,公帑未能發揮更大效用。

新冠疫情拖垮香港經濟,政府推出第一輪保就業計劃,用公帑補貼僱主,支付僱員部分薪金,減輕企業薪金負擔。社會水深火熱,申請過程要爽快簡便,減少條款關卡。此外,政府明言保就業計劃的目標是「保留可能會被遣散的僱員」,政府假設有營運壓力的企業才去申請。

疫下贏家也拿補助

結果,部分受惠疫症的企業毫不「執輸」申請補助,包括超市。市民擔憂物資短缺而搶購日用品,超市生意暴增,企業即使不新聘員工也不可能裁員。當該等企業也申請第一輪計劃補助,而兩大超市集團更領取過億元,港人自會質疑政府過於慷概,浪費公帑,高估這些企業的商業道德。

政府在第二輪計劃回應批評,但解決之道令人不解。首先,官員針對兩大超市恰當,卻放過其他超市以至疫情受惠行業。再者,施加兩大超市的條件,未必令市民受惠,甚或鼓勵超市自肥。

在超市受惠於疫情下,政府仍提供資助的做法為人詬病。(資料圖片)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稱,為了簡單快捷,不能畫線,政府根據補貼金額選了百佳和惠康。話雖如此,其他超市和便利店的生意額亦見上升,亦無裁員之聲,反映政府沒有清晰原則,更似是為了宣傳效果而向兩大超市「開刀」。既要精準補助,又要審批簡便,政府是否沒有更好的區別方法?

可限超市補貼比例及金額

新加坡的做法值得借鏡。該國今年推出類似的補貼企業支薪計劃,企業所屬行業按標準產業分類編碼(SSIC)劃分。政府歡迎所有企業申請,而行業受疫症打擊愈深,薪金補貼比例愈高。即將推出的第二輪補貼,比率均較第一輪少。超級市場、生物醫藥、資訊科技行業,它們獲得政府補貼一成的員工月薪,比航空公司的五成低,亦較第一輪計劃的25%低。當地報章直接以「營運良好」來形容這些行業。香港統計處亦有類似分類,區分超級市場、便利店、一般糧油食品零售店和士多辦館,亦可區分各行各業等。政府部門可以按行業景況訂出補貼比率,救經濟時,靈活精準兼而有之。

羅致光稱,超市在申請時需要解釋如何回饋,秘書處滿意後才獲批補助,惟沒有透露何為滿意。兩大超市表示已經因着疫症推出各項優惠,及增加社區支援等,惟惠康的聲明亦不忘宣傳自家品牌以及其新出的電子獎賞計劃,鼓勵客人使用並享受折扣,意味客人無法簡易取得優惠。其實,消委會去年的調查已指出,超市的優惠有時只是宣傳技倆,貨架標示的刪除價不一定是原價,特價也未必是特價。按其往績,市民實在難以對政府有信心,超市把補助化為人人得到的優惠。

因應疫情,政府推出「保就業」計劃第二期。(資料圖片/梁鵬威攝)

限制超市領取補貼比例和金額,相信市民不會明顯反對。若然政府堅持一視同仁,政府則應納入更多超市集團,而且以額外派發現金券回饋大眾,避免直接引發減價戰,拖累零售小商戶。政府要爭取超市同意把補助額全數回饋大眾,亦負責聯繫社會福利署和各慈善團體分發。

保就業計劃可謂前所未有,為加快落實第一期計劃,政府盡量減少規條,不去審查公司帳目,剔走沒有經濟壓力的企業,羅致光甚至說把錢當花紅給同事「無傷大雅」,市民也不去計較。幾個月過去,到了第二期,政府大可篩選受惠行業,排列優次,檢視不足,善用公帑。從周二的解說反映,政府仍然只着眼於保就業的形式,沒有掌握其真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