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政策年年改 財爺取消零稅最致命 電動車達3成恐難產

撰文:李智智 呂諾君
出版:更新:

政府曾提及2020年全港電動車達至3成的目標,近年積極推廣電動車發展,包括先後提出稅項減免、「一換一」計劃和增加充電站等,但至今電動私家車數目只有不足2%。有電動車督導委員會和電動車協會人士認為電動車政策朝令夕改,相關充電配套發展緩慢,加上市面可供選擇電動車款有限,窒礙市民購車意慾,恐下年預期目標「難產」。

2009至2010年度施政報告提出,政府長遠政策目標要令香港成為亞洲區內最廣泛使用電動車的地區之一。(資料圖片)

政府推動電動車逾10年,前特首曾蔭權在2009至2010年度施政報告提出,政府長遠政策目標要令香港成為亞洲區內最廣泛使用電動車的地區之一;2011年政府修訂的《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指出長遠目標是在2020年,有30%私家車屬電動車輛或混合動力車輛。時至今日,據運輸署資料,電動私家車只有11,166輛,佔全港登記私家車逾60萬輛,不足2%,即使就算連同混能車亦只有約5%。

回顧政府電動車政策,政府為了推廣使用電動車輛,自1994年起豁免電動車輛繳付首次登記稅,該豁免原本於2014年3月31日屆滿,再延長三年至2017年3月31日,而2014年和2017年間有多個電動車車廠引入,並推出「三年回購計劃」,令電動車業界如同「雨後春筍」。

電動私家車增幅未能回復兩年前的水平。(李智智攝)

綜合運輸署及Tesla車廠提供的資料,首次登記私家車數目由最初不足100輛按年上升至2014年的860輛,在首次登記稅豁免延長後,往後3年平均每年達2,000至3,000輛。

可是,2017年3月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預算案宣布,為了壓抑車輛數目增長,取消電動私家車「零稅」優惠,減至最多豁免9.75萬元,買家變相要支付數十萬至逾百萬元首次登記稅。按政策實施前後11個月,首次登記電動私家車由5,700輛急跌至116輛。

2018年2月28日,政府為挽回劣勢,再推出「一換一」計劃,容許舊私家車車主一換一,銷毀舊車並換電動車,可獲25萬元稅項減免。其後11個月,首次登記電動私家車略為回升至505輛,市況仍處於慘淡,政府再於今年1月底推修訂計劃,包括緊接在「舊私家車」取消登記前車主須是「舊私家車」的登記車主連續3年或以上,修訂至連續18個月或以上。至上月底,運輸署共接獲398宗申請,當中有389宗已獲批,其與過去一年電動私家車增幅相若,但仍未能回復兩年前的水平。

關卓明指,市面可供選擇的電動車款有限,充電設施及配套不足,在屋苑安裝充電站程序繁複,客觀環境上已經難以吸引購買意慾。(李智智攝)

對比同期,首次登記燃料私家車數目變化不大,平均維持37,000輛,至今累計60多萬輛。電動車協會會長關卓明認為,反映本港對私家車需求大,市民仍有一定購買力,「只是在於買電動車和燃料車的選擇」。

他續稱,事實上,市面可供選擇的電動車款有限,充電設施及配套不足,在屋苑安裝充電站「要過法團那關幾乎要過五關斬六將」,客觀環境上已經難以吸引購買意慾,全額豁免電動車輛繳付首次登記稅的結束可謂對吸引力再「大打折扣」,加上部分車廠「三年回購計劃」兩年前完結,令更多人選擇重回燃料車市場。至於「一換一」計劃反應欠理想,再加上充電配套和相關基建發展緩慢,「下年達成3成的電動車目標根本無可能」。

據環保署資料,現時政府停車場內共提供782個政府公共充電器,非政府所提供的公共充電器則有1384個,最新財政預算案宣布撥款1.2億元,於3年內增加超過1000個政府停車場內的公共充電器。

政府曾提及2020年全港電動車達至3成的目標,但至今電動私家車數目只有不足2%。(資料圖片)

「推動使用電動車輛督導委員會」委員雲維熹同樣表示,最大問題在於主流品牌電動私家車價錢貴,市民可選擇車款不多,且公共充電器又不足。他又指出,購買電動車長遠必須配備充電器,不能依賴政府停車場,「現時停車場車位都不足,市民要充電本身就有困難」。他承認說服屋苑業主立案法團安裝充電設施有一定困難,寄望將來政府立例要求新建屋宇裝置一定百分比有充電設施,又認為電動車使用逐漸增多,可加大誘因令業主願意加裝充電器。